这才过去没多久吧,
刘禅竟然就把【紫府凝神诀】修炼的有所小成了。
这份修真方面的资质,让诸葛亮、朱元璋都自觉汗颜。
岳飞来回走了几步,眼神里满是振奋的说道:“这么说,汉后主岂不是能开始修炼【分神寄灵术】了?”
苏秩却忽然说道:“小成确实够修炼门槛,但刘禅这进度太快,境界恐怕有些不稳。
等他巩固两三个月再修炼【分神寄灵术】不迟。
一来能减少魂魄撕裂的伤害,二来分出去的神魂也更加强韧一些。”
“道长所言极是!”岳飞点头,而后又说道:“我现在也还没完全准备好,再多一些时日,准备更充分一些更好。”
岳飞不着急,诸葛亮自然更不会着急。
话题很快又转回到朱元璋摊在桌上的手稿上。
老朱把选好的几张递给诸葛亮、岳飞说道:“你们再帮咱瞧瞧这些制度,都是咱照着平板里的资料拟的,但总觉得还有疏漏。”
之后,诸葛亮、岳飞顺便帮老朱看了“官员俸禄改革”、“兵部军户制度”、“民间户籍改革”等等。
当然,主要还是诸葛亮在帮忙出主意,岳飞一般只在跟军事沾边的事情上提点建议。
短短半个时辰,诸葛亮就帮老朱把好几件棘手的事情都捋顺了,而且每条建议都极具可行性。
朱元璋拿着笔一一仔细记下,写完后忍不住感慨道:“孔明先生啊,你要是能留在大明当宰相,咱能省多少心啊!”
诸葛亮笑了笑没接话。
朱元璋把奏折收起来,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让云奇带你们先去休息,咱明天带你们微服出去转转,看看应天府的百姓生活的咋样。”
之后两天,
朱元璋带着苏秩、诸葛亮、岳飞在应天府周围转了一圈。虽然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但老朱已经在改变或者已经拟有章程,将会进行改革。
第三天,工部终于传来消息。
一大早,云奇就急匆匆跑进来禀报道:“陛下,太子派人前来禀报,郭先生那边有重大突破!”
四人立马往工部赶。
走进最里面的工坊,苏秩一眼就看到郭守敬正趴在机床旁仔细丈量,记录着笔记。
听到其他人纷纷高喊陛下万岁。
身上满是油污,眼睛布满血丝的郭守敬连忙站起身,拱手道:“见过道长,陛下,孔明先生,岳将军!”
“郭老辛苦了,听说你这里有大的突破?”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郭守敬点头道:“齿轮咬合、刀头硬度都进行了改良,现在能车硬木和熟铁了。”
“但要复刻整机,还有许多难点需要突破。”
郭守敬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顺手拿起一个磨损的零件,说道:
“首先是铁料纯度不够,机床的主轴要用硬度非常高的钢才行,但现在的铁料含碳量不均,容易断。”
“其次是没有精密量具,这台机床的零件尺寸差一丝都不行,我们现在用的木尺误差太大。”
“还有铸造砂型。”郭守敬指着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