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分槽养马
杨东学心里想,恐怕这会场上也就他一个人是真的明白曾思涛的目的是什么。曾思涛这是一种权力的大局感,其他人也许是级别不到,境界不到,根本没有意会到这一点。
杨东学眼睛的余光瞄了曾思涛一下,曾思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大张旗鼓的提拔自己的嫡系而选择一些边缘人物?当然,还有最后一个人选没有讨论,即使曾思涛会提名自己的人,但是一个县公安局长级别实在太低,在曾思涛这个层次上基本可以无视。
为什么曾思涛要求平平衡,三大势力都有收获?……
这看似无意,恐怕曾思涛肯定是有相当的考虑的。杨东学揣测曾思涛的想法不外乎是这几个原因。一是曾思涛在常委会上已经是占据主动了,关于人事工作是一次『性』解决,还是分步走,主要职务的提名人选,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属于常委会的工作范围。这样的事情一般是书记碰头会研究的内容,最后拿到常委会表决一下,这就是书记会和常委会的分别所在。当然,曾思涛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拿到常委会上讨论。可这样的问题一旦拿上常委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般的结果可能意见分歧大,难以统一,甚至会让人觉得,这种事也拿上常委会,市委的权力控制力有问题。相反,如果在书记会上议一议,最终的结果,虽然不能算是决议,却也可以定下盘子。书记会参加人数少,更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定下调子,只要定下调子,其他人就算有个别意见不同,也改变不了大方向,不会在常委会上成为一个话题。
曾思涛敢于把这样的议题直接拿上常委会讨论,除了避嫌之外,更重要的是曾思涛对于掌控常委会的局面有很强的信心,会议的进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是曾思涛现在只是主持全面工作,并非是真正的市委书记,还要考虑影响,作这样的调整,想必事先已经得到郑家铭和省委领导的同意,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其三是曾思涛在主持工作期间,最需要的是稳定,这对曾思涛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在三方都各有收获,即使是他这个过气的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依然在这次人事调整当中分等一杯羹,他这一方也不会闹。而郑家铭原来的人也是收获不小的,也应该满意……
而曾思涛提名的江民,金文是情况严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主持『政府』工作,曾思涛提名江民师出有名,不管从那方面讲,即使他作为一个曾思涛的反对者,从心里对于曾思涛的这项提名都不会反对……
成功不翘尾巴,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却又给大家留有余地,那怕就是他这个曾思涛的死敌,也并没有赶尽杀绝。
这才是让杨东学感到非常震动的,他杨东学现在已经是一个没牙的老虎,但是曾思涛却没有赶尽杀绝,落井下石,反而是一种大度的表示,只要能合作,肉没有骨头总还是有一点的。
从心里讲,曾思涛真要赶尽杀绝,落井下石,他也没只有一条路可走:破釜沉舟,拼个鱼死网破。虽然他也清楚,从眼下的情势讲,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其最后结果不过是在石头上沾上一点蛋清蛋黄一类的玩意,让人家费点事情擦一拭而已。这是他所不愿意见到,而曾思涛把他这样做的可能『性』也化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