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的自赎
看似简单的一次小聚, 却快速将戚晚和辛念的距离拉近。
戚晚感到有些意外,因临走前辛念再度提出邀请,还说以后可以常走动。
戚晚并不排斥, 她想高中时期她们能成为朋友, 必然是有共同的价值观,性格可以互补的,而且和她相比, 辛念就像个大姐姐很会照顾人。
戚晚自觉她除了写小说之外, 好像一无是处, 只是保持“活着”的状态,饿了就叫外卖, 困了就睡觉, 醒了就发呆。
戚晚离开的时候心情很好,此前对辛念的怀疑也逐渐释疑。
戚晚却不知道,她前脚离开, 后脚周淮便来到辛念家。
辛念洗碗洗到一半, 先给周淮开了门。
周淮换了鞋, 跟着进了厨房帮她一起收拾。
随即周淮问:“聊得怎么样?”
辛念想了想说:“是我想多了, 她还和之前一样。”
周淮又问:“你确定?”
辛念点头:“戚晚很聪明,但她不太会骗人。”
对于这一点周淮似乎有不同意见:“她的小说我也看过一点,我不觉得她有你以为的这么单纯。你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周淮并非网络小说爱好者,关注戚晚的小说也是为了多了解她。
辛念停下来:“她的小说我也在看, 我对她的印象也没有停留在过去,是你想多了。我就这么说吧, 如果她真的想起那件事, 她不会和刑警交往。”
周淮笑道:“难道就没有一点可能是她演技好?和刑警交往, 更有助于了解司法制度, 对自己犯过的事查缺补漏。”
辛念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如果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不能说没有。但如果真是你说的这样,她的心理素质得多强大?如果她真是这样可怕的人,她就不会有情绪病。你知不知道有反社会倾向的人,或者那些难得一见的反社会人格,他们几乎不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这样的情绪。那种人天生冷感,缺乏同理心,但戚晚不是。正是因为她比一般人情绪起伏大,自我调节能力差,才会负荷不了那些刺激。今天这顿饭该试探的我都试探了,你若还是不信,不如你自己试试。”
事实上,这并非第一次他们产生分歧。
似乎自从她们回来春城之后,这样的争吵就时有发生。
周淮多疑,任何辛念认为没必要深究的事他都要反复思量。
辛念心直口快,忍了几次之后就直接指出他的疑神疑鬼,用词也不够友善。
但这一次和之前一样,以辛念发火,周淮沉默而告终。
隔了好一会儿,周淮随便捡了个事,便将这件事揭过去——他煮了咖啡,问她喝不喝,辛念应了一声,接过来说了句“谢谢”。
按照之前的经验,周淮不会再提这件事,因为再提就会再争吵,而且他们无法说服对方信服自己的看法,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可这一次,在两人“休战”之后没多久,周淮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我不是不信你。我发现你每次都要将矛盾点放到自己身上,认为是我对你有怀疑。你想多了,我从没怀疑过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