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影视行业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影技术、制作手法、流程模式等内容的更新换代非常快。
传统影视院校,特别是那些二本、三本和职高、高职学校,教学内容与水平都显然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
很多院校老师的知识结构,甚至基本还停留在书本理论上,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前沿性距离上岗实操还差得很远。
大领导们看着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报告,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些内容可不是他们在工作汇报上能够看见的,那些影视行业的院校怎么可能说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而那些管理部门,又怎么会在意大学校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能保证学生们出来找个好工作。
一切都只要过得去就行了,解决问题,又哪有捂盖子来得方便。
只不过对于王皓这种想干实事,想推动华夏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来说,这种问题就亟待解决了。
因为人才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星河集团虽然也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但相比于规模迅速扩大的华夏影视市场,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据他所知,就光是他们公司如今正在培养的那几个年轻导演,就已经有影视公司开始饥不择食,私下里偷偷接触他们,想要挖墙角了。
“关于高端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还是得由上面来推动影视教育行业的产教结合。
2000年以前,我们国内影视圈的主流模式还是国营电影制片厂制度。
以我最熟悉的京影学院为例,其内部就有青年电影制片厂,每年也有不少影视项目的拍摄制作任务可供学生学习练手,一些老师也能获得实践经验。
可如今随着制片厂模式的消退,影视教育与市场已经逐渐脱离,所以认为未来影视教育机构应当务实的和影视生产端对接。
这方面我们星河集团其实也在与上京电影学院进行合作,尝试着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初步的方案是‘2+2’计划,在校生前两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专业训练课程,后两年则直接进入星河影业的创作项目顶岗实习,并且在实习阶段我们公司也有专业人员来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学。
去年我们和京影合作培训的第一批优秀学生,已经开始正式进入星河影业的各大剧组实习,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了。
对此那些学生们也很是满意,因为这种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有了一条良好的就业绿色通道。”
“可是这种合作模式,只怕不适合全面推广吧”
韩三坪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
“毕竟教学这种事情,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学校也得为学生负责不是。”
“也不一定要马上全面推广,”王皓说道:“可以先推进人才实习基地的试点工作嘛。”
“像是国内,除了我们星河集团以外,韩董你们的华影集团,魔都的魔影集团,以及各个地方上现存的一些电影制片厂,以及一些电视台。
既然担心出问题,可以先从国企开始嘛。而且像是国内的三大影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