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过往与oppo、大疆、索尼等公司合作的技术积累,也都应用在了对抖音的优化上。
特别是拍摄滤镜和画面优化,还有贴纸、背景替换、抠图、剪辑等有趣的后期特效,都大大增添了抖音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不少用户,也降低了大众参与进来的门槛。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今年,星河集团对于抖音的发展,已经从对产品的打磨转移到了产品的传播上。
未来数年里,抖音的主要精力都将会放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和那些同行们进行竞争。
这方面他们最大的对手就当属快手了。
按照1月,短视频市场上快手的市场渗透率始终是一马当先,其市场渗透率几乎是相当于其他所有同类app渗透率的总和。
而且快手在短视频行业的根基也很是扎实,从2013年开始做短视频社交算起,到今年2017年,快手已经在这个领域沉淀了四年之久,如今用户已经逼近6亿。
由此可见,此时的快手已然是非常强大了,抖音的体量在它面前并不占据优势。
不过既然想要占据短视频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之一,星河集团在发展抖音时,自然也是对快手这个最大的拦路虎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
在研究过后,他们也就发现,此时的短视频老大快手并非坚不可摧,体量如此巨大的它也同样存在着某些问题。
毕竟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领域,此时也是个新鲜事情,甚至于华夏和欧美等地都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并没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移动短视频的业务该如何发展哪个方向是对的它能遵照传统视频业务的模式吗
这些大家都只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所以各家在移动短视频业务的发展方向上也是各不相同。
例如快手就一直遵循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式,既不会给用户贴标签,也不怎么刻意优待红人,一切视频的展现都是以机器算法完成,不忽略每一个普通人,让任何人都有同等的曝光机会。
这延续的其实还是他们过往那一套社交模式,打造的其实是个短视频社交平台,就连广告喊的也是:
生活没有高低,每个人都值得被纪念。
那这样自由发展的社区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呢
整个华夏的社会百态都浓缩在快手上,以前从来没有机会露面的三四五线的农村人在这个短视频里随处可见。
于是快手被打上了“俗”和“low”的标签,成为了精神小伙和社会摇的表演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因为快手的算法特质,很多城市人、有文化的人,尤其是新兴一代关注时尚与潮流的年轻人,对这个‘低俗’软件是带着排斥心理的。”
星河大厦的2号会议室里,抖音app的技术副总裁杨震远如此对王皓说道。
这位毕业于北航计算机系的大才,原本就职于百度,在2005-2014年的9年间,主要负责搜索架构。
后来随着星河集团这边启动今日头条业务,于是2014年他就从部副总监的位置上被挖了过来,如今主要是负责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推荐算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