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凌萱与凌烟二人暂居芳馨小筑,此处并非嫔妃居住的宫殿,而是湖心小岛上一个小别苑,平日里又少喧嚣尘屑,清新古朴,幽静雅致,颇合柳凌萱之意。
芳馨小筑连着一条九曲回廊,廊前风亭水榭。日暮时分她常伫立在水榭中看残阳似火、落日熔金。霞光万道,她如被云彩纱衣,临江而立,衣袂当风,宛若云中仙子。
偶有宫娥经过见到此景惊为天人,纷纷传道芳馨小筑里有一位下凡仙子。
这日过了午膳柳凌萱和柳凌烟才一同去毓璃宫,因前两日太子非要留她一同用膳,她不肯,惹得太子怏怏不快。
柳凌萱此次走得是后苑深处的一条幽径,却不知此路竟然经过虚云殿。二人行至殿前,正看见瘦削清癯、眉目秀美的二皇子明思在殿前洒扫。
柳凌烟凑近凌萱耳边问:“怎么这二皇子同个小沙弥一般,还做这等杂务?”
凌萱提醒她不可胡言。她上前施礼道:“俗家柳氏女有礼,见过明思师傅。”
谁知二皇子明思只是斜斜瞥她一眼,冷哼一声,不予理睬,态度甚是傲慢。
柳凌烟见之不喜,拉了凌萱,“不必睬他,我们走。”
柳凌萱正要走,却听明思道:“既知自己是俗人,一身俗气,莫玷污了珈蓝圣殿,还请绕道。”声音冷若冰霜。
凌烟听他语出不敬,气道:“你枉为出家人,却如此尖刻,半点慈悲心肠都没有,还念什么普度众生!”
明思冷笑道:“我佛慈悲,却也不是随意施舍慈悲;普渡众生,却也只渡有缘之人。”
柳凌萱道:“佛曰:众生皆可度;然佛有三不渡,无缘者不渡,无信者不渡,无愿者不渡。敢问明思师傅是从何认定我二人无缘?”
明思听她援引佛经之语,微显诧异,回过头来打量她,道:“你们自去寻贵人渡化,何用得着小僧费心。”
柳凌萱心思剔透,听他此言已然明了,他口中贵人必是指太子赵巺无疑。看来他对赵巺心存芥蒂,那日见她们与太子同行,自然以为她们是太子的人,故而仇视。
如此想来,这位二皇子恐怕也并非如楚君涵所言,是自愿修行。
柳凌萱又道:“明思师傅此言谬矣。《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六道轮回周而复始。佛曰众生平等,何来贵贱之分?”
明思驳道:“断章取义,谬解佛理!佛曰众生平等,乃无情众生皆有法性,皆可成佛。你观这浊世凡尘何曾有过平等?那些任人践踏的人岂能与高高在上者等同?即便佛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且有尊卑之分。”
柳凌萱不假思索道:“世人虽生来地位有别、职责各异,然而皆有生老病死,皆循因果业报,又有何不同?道家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之中自有你我,岂不是平等?”
明思反问:“如你所言,万物等同。为何有高低、贵贱、悲喜、圆缺?”
柳凌萱道:“命数如此。”
明思嗤笑,“胡言乱语,漏洞百出!既云平等,又何言命数有异?”
柳凌萱又道:“佛法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