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辰时,皇帝于玉虚殿中亲审七皇子良贞遇害和振魂石两案。
皇帝正襟危坐,气势威严,令人望而生畏。
皇后、姝妃、风影以及太子赵巽、楚君涵皆在场。
皇帝问冯太医,“明思情形如何?”
冯太医说因受惊过度导致神智不清、呆滞恍惚。
皇帝略一沉吟,道:“如此,明思昨日所言不足为证。”
姝妃连忙拿帕子拭了拭泪,进言:“圣上,谁都瞧得出二皇子是为柳氏女顶罪。柳氏女行为不检,与二皇子私通,还害死贞儿,罪无可恕!”
太子赵巺怒目瞪视姝妃,冷声道:“什么私通!毫无凭据之事,姝妃两片嘴唇一碰便将罪名给人扣在身上,倒是得心应手得很!”
姝妃正要反讥,赵巺不容她开口,又道:“还口出大逆之言,暗指谁都瞧得出之事,父皇却未瞧出?你是说自己比我父皇英明百倍?”
姝妃听闻赵巺言辞如此犀利,倒是略吃了一惊。
以往在皇帝面前,赵巺对姝妃还算恭敬,并无过激言语。只因此番她触了赵巺的逆鳞,依着赵巺的性子,一旦发作起来,哪里还会顾忌她“母妃”的身份。
姝妃立时扑簌簌落下泪来,哀声道:“我的儿才殁了,便有人欺凌到这可怜人头上。”
皇后道:“妹妹切莫只顾自己伤心,圣上也是才历经丧子之痛,还要强打精神坐堂问案,对妹妹已是体恤到心坎里了。”
姝妃知她又在皇帝面前讽刺自己不识大体,不禁怒目而视。
皇帝说道:“眼下明思神志不清,七皇子一案怕也问不分明,而此案是因振魂石一案而起,不妨先从此案查起。”他看向皇后问:“请皇后先行核查证物。”
王迁安捧了从芳馨小筑搜出的那枚“振魂石”,以及姝妃寝殿里找到的“天目石”,一齐奉于皇后。
皇后仔细打量一番,禀道:“芳馨小筑中搜出的‘振魂石’确是臣妾赠予姝妃的那枚玉石。两枚玉石皆是翠色,其中有水纹波动,确实极为相似。但细察之下,也不难甄别。‘振魂石’中水纹波动方向时有变换,‘天目石’则不然。”
皇帝扫视一眼两枚玉石,又执起柳凌萱的那支碧玉簪,问小蝶:“你来确认,这是否柳凌萱之物?”
王迁安将玉簪递与小蝶。小蝶看了片刻,战战兢兢道:“回禀圣上,好像……好像是柳姑娘的,但是……奴婢说不好,这簪子样子太普通,奴婢不敢确定是柳姑娘那支。”
皇帝见小蝶面上冷汗淋漓,如此胆小,便知不是个成得了事的。又转向小玉,道:“你来认认。”
小玉略抬了抬眼,余光瞥见姝妃凤目圆瞪,便将头又垂了几分,回道:“禀圣上,这玉簪正是柳姑娘之物。”
皇帝沉声问:“方才那名宫娥说这玉簪太过普通,难以确认,你为何如此笃定?”
“回圣上,柳姑娘的碧玉簪样式虽简单,但与其他簪子完全不同。这碧玉簪是中空的,旋动顶上这枚珠子便可打开,内中可装银针。”小玉小心翼翼答道。
楚君涵眉间一动,道:“禀圣上,臣确实见过柳姑娘的碧玉簪中装有银针,不过仅一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