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责任感。
李皎棠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她知道弟弟一直都有这样的志向,只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如此直白地表达出来。
“我明白你的想法,弟弟。”
李皎棠温柔地说,“你有这样的抱负是很好的。
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哦。”
李皎承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我还没完全吃透,等周末你有空的时候,能不能再给我讲一遍呀?”
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恳求,让人无法拒绝。
李皎棠看着成绩单上的分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行啊,周末我把研究生的课调开,在家好好给你讲讲。”
她心里很清楚,弟弟一直怀揣着一个军人梦,对于学习自然也是格外上心。
正当姐弟俩交谈时,李妈从食铺里走了出来,她的手上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羹。
李妈小心翼翼地将碗递到李皎承的面前,温柔地说道:“快趁热喝了吧,这是刚炖好的,放了冰糖,可甜了,喝了能补补脑子。
你姐今天回来,我特意让厨房多炖了一碗呢。”
时间过得很快,傍晚时分,客人渐渐少了起来。
这时,李爸从板栗园回到了家里,他的手上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
李爸走进客厅,将账本轻轻地放在茶几上,然后满意地说道:“这个月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呢!
而且啊,县城旅游局的人上午还给我打电话,说要把咱们农庄列成‘乡村旅游示范户’,下个月就来挂牌啦!”
李爸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抬起头,目光落在了李皎棠的身上,眼中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当初你说要一边读研究生一边管农庄,我还担心你会忙不过来呢。
现在看来,是我多虑啦!”
李皎棠拿起账本翻了两页,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有客人的消费明细,有食材的采购支出,还有给村里帮工老人的工资——这些都是李爸每天晚上熬夜记的,字迹算不上好看,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其实多亏了大家,”
她合上账本,“李叔把安保系统维护得好好的,张大爷的向导队让客人都觉得贴心,还有王婶她们把食铺管得井井有条,我才能安心在学校上课。”
晚饭时,桌上摆着食铺剩下的糯米糕、刚炖好的鸡汤,还有李皎承爱吃的凉拌黄瓜。
李皎承扒了两口饭,忽然说:“等我高考完,就来农庄帮忙,暑假游客多,我可以给客人带路,还能帮着卖门票,赚的钱给姐买研究生的参考书。”
李妈满脸笑容地夹起一块鲜嫩多汁的鸡肉,轻轻地放在他的碗中,温柔地说道:“孩子啊,你就别想着赚钱啦,你只要专心致志地考好大学就行。
你姐姐读研究生需要花费不少钱呢,不过咱们家的农庄现在还能支撑得起。”
一旁的李爸也连忙附和道:“是啊,你姐姐当年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搞这个农庄,不就是希望咱们一家人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嘛,这样你也可以安安心心地读书呀。”
李皎棠凝视着弟弟那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