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老朱淡淡问道,一边问,一边饶有兴趣的拿起了报纸。
这段时间不批阅奏折,他却是对这大明日报越来越感兴趣。
一是大明日报采用白话文行文,通俗易懂,不绕来绕去,很符合老朱的胃口。
二是上面第一版写的,就是他自己年轻时的传记。
而且写得极为朴实,毫无虚假夸赞之言。
比如说,母亲生他的时候,满室生光,弄得邻居都以为发生火灾了,跑过来救火,结果发现原来是生孩子了。
老朱觉得这个就写得很不错,很真实,虽然他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
但他那时还是婴儿,不知道也属正常。
作为天子,出生时自然会有天降异象的。
再比如说,当年他在庙里当和尚时他是如何神异,如何见义勇为,救民于水火……
四方游讨时,又如何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如何杀贪官,惩恶霸,锄强扶弱。
以至四方豪侠,无不钦佩,天下仰慕。
诸多事迹,不一而足。
虽然很多事情,老朱自己都记不太清了,但又好像模模糊糊有些印象。
这些肯定都是真的。
很符合咱的为人嘛。
何况写的东西,都有事迹,有人物,有地点……
虽然时过境迁,加上多年战乱,原来的那些见证者都找不到了。
但这样写出来,就显得不浮夸,不吹嘘,有理有据,让人一看就信服。
比朝中大臣那些不知所谓的胡乱吹捧写得好多了。
咱一生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还需要你们乱夸吗?
据实讲述,不就行了吗?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赞美之词,却连一件事迹都没有,这岂不是无凭无据?
让人觉得尽是些虚妄不实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