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臣都该好好看看大明日报,学习一下什么叫“秉笔直书”!
除此之外,还有第四版的民间报道,老朱也很欢喜。
久居深宫,只能通过锦衣卫密探和检校来打听消息,以及朝臣们的奏章里面,窥见民间一二。
虽然密探和检校探听的消息不少,却不如这报纸写得这般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报纸的内容其实也不多,老朱很快就看完了,心情也随之舒畅了不少。
要不是看报纸,他还真忘了自己年轻时做过的那许多侠义事。
毕竟,当皇帝之后太忙,哪有空闲去想从前的事。
如今年龄大了,记忆力便不如以前,有许多事也早忘了。
幸亏有这报纸,替咱记录了从前。
老朱这般想着,嘴角边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报纸一早就送过来了,但宫里的娘娘们,都拦着要看。”
“奴婢们没有办法,只好给她们看,这才耽搁了时间。”
老朱一听,倒是乐了,笑道:“这大明日报,不是公开发行,谁买都行吗?”
“以后可不许再拦着咱的报纸看了。”
“她们想看,就自个儿掏钱买去。”
“咱孙子送咱的,她们凑什么热闹呢?”
太监连忙应声道:“是,奴婢记住了。一定将陛下的旨意,带给诸位娘娘。”
就在这时,那日接送杨士奇的太监吉垣,弯着腰极为恭敬地走了进来,递上一封密信。
老朱拆开密信,迅速扫了一眼,问道:“吕氏这些天,都没有任何异动吗?”
“吕妃娘娘除了每日织毛衣外,偶尔念经打坐之外,再没有做过其他事。”
吉垣恭敬道:“不过,昨日吕妃娘娘见了献王殿下。”
“母子二人谈话的时候,特意支开了所有下人,又选在了宫殿外的开阔处,奴婢纵是有心安排人偷听,也无从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