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四十一章 能臣选明君而忠

第四十一章 能臣选明君而忠(1 / 4)

    朱由校直奔主题。

    「刚才朕说了,要请毕先生挂户部左侍郎衔,出掌制置司军机处参赞,兼判财政厅都事。

    毕先生先不要谦辞,且听朕说一说。」

    「臣不敢。」

    「大明缺钱一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它的本源就是国朝初年建立的简陋的财政制度,当时好用。但时间稍久就稀烂无比,严重扯大明的后腿。

    朕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三。」

    毕自严和袁可立精神一振,用心听起来。

    皇上这是以诚相待,在任命自己新职位之前,先交换各自对时政的看法,以示笼络。

    这样挺好,君臣之间不藏着掖着。

    把困难说出来,想要达到的目标讲出来,然后君臣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

    「其一最大的问题就是赋税不公。

    大明掌握最多资源和财富的人,却被优待,减免诸多赋税。他们并不知足,还想方设法隐匿田地和人口,好逃逋更多的赋税。

    除此之外,他们经商丶运输货物不纳税;卖盐卖布不纳税;与北虏东倭西夷做生意,不纳税。

    国朝立国以来,田赋是最重的赋税。

    可是从正德年间,江南丶福建丶岭南等地的贸易盛行,棉布丶茶叶丶丝绸丶瓷器,大量贩运出海,每年换回东倭和西夷的大量白银,数以百万两计。

    朝廷收到多少两银子?

    十万两。

    打发叫花子!」

    朱由校目光凌厉,毕自严和袁可立却心绪澎湃。

    「该收的商税不收,现在连最基本的田赋,也在日渐减少。

    为何?

    因为田地逐渐集中在宗室丶勋贵丶缙绅手里,他们恨不得一粒粮食都不交。」

    压力全在那些小地主和自耕农身上。这几年加征辽饷,多少人为此破家?不是做了流民就是投身当佃户。」

    朱由校背着手,在室内转来转去,步履快速,仿佛这样才能压抑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剥夺金手指(清穿)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双靥 老祖宗竟是我儿子 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 天启大明 大宋第一女皇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