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才!」
录事局,就是奋扬军心丶激励士气,不仅仅是喊喊口号,还要借鉴文化局的新闻和宣讲手段,
同时还通过教授士卒识字开始,对士卒嘘寒问暖,笼络人心。
说白了就是大明版的政工部门。
此前朱由校一直叫孙传庭丶卢象升他们推行,他们只顾着学习军事知识,跟将士们泡在一起此事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就一直搁置。
黄尊素被张良连哄带威胁带到京师后,一边在报国讲习所进修,一边在制置司观政实习。
朱由校此前一直忙于筹划去关宁一事,为了保密和避免引起外人怀疑,逐渐减少会见外臣的次数,所以迟迟没有接见黄氏父子。
但是他们的读书笔记一直有在看。
朱由校不仅看了黄尊素的读书笔记,还看了他的履历。
朝中对人心人性的理解最深刻的就属刘国华(汪文言)和黄尊素,正是因为这份了解,才会成为东林党两大智囊。
只是刘国华偏阴势狼戾,黄尊素偏堂正光明。
刘国华被朱由校派去跟魏忠贤搭档,祸害江南士林去了。
黄尊素如何安排,朱由校思考了一番,暂时把他安排在新成立的录事局。
结果从关宁回来,朱由校发现录事局的工作,居然在短短两个多月里焕然一新。
尤其是他活学活用,学来了天津丶淮东盐政以及滦州煤铁局的工人协会和工人公议会,在黄圃军校和新军营组建了学员/士兵协会和学员/士兵公议会,推选理事和公议郎。
然后引导公议会检查军校和军校食堂;监督粮发放;检讨军官体罚土兵事宜;在军法审理过程中充当监督员,确保审判公正。
有了愿意撑腰的「娘家」协会,以及能替自己说话发声丶还颇见成效的士兵公议会,士兵们的心一下子聚拢,士气大振..
再加上录事局宣讲队等其它举措,现在新军营士兵,新三大营部分士兵跟以前拿粮当差丶为钱卖命丶得过且过的精神状态截然不同。
人才就是人才,你给他一点机会就会绚丽无比。
黄尊素恭声答:「臣只是略尽本分,不敢得皇上赞许。」
其实黄尊素心里也是震惊的。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