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学,一直虚无不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切实的对错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嗓门大谁就是对的。
这样争论出来的不叫真理,只能是假理,早晚原形毕露。
现在皇上提出以实践检验对错,这就切实了,就如民间谚语,是驴是马拉出来遛一遛..:
学子学习知识,应以治事丶救世为急务,方不离经世致用之本。」
不错,不错!
能想到这一点,比许多儒生士子强多了。
果真还是年轻好,思想有活力,容易接受新事物,被朕的显学一引导,这麽快就引出经世致用的观点来了。
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对黄尊素说道:「真长先生,你家麒麟子必定会光耀门庭,成为一代国士。」
能不能光耀门庭,成为一代国士,还不是皇上你一句话。
黄尊素恭声答道:「犬子年少不经事,还需要多读书...」
顿了几秒钟,黄尊素又补充了一句,「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所长进,不负皇上期望。」
朱由校继续说道:「真长先生,太冲能有如此天赋,与你的教诲离不了干系。
朕读过你的读书笔记,圆融大成,不是融会贯通,能够举一反三是写不出这样的笔记,
先生大才,让朕刮目相看。」
圆融大成的意思就是黄尊素能把自己那些现代思想的本质核心,用当下的言辞说出来,还引经论据,论证得头头是道。
你暂且不要说他是不是真心赞同那些思想,就问你这样的本事厉不厉害?
这需要扎实的儒理学问,任何经典都能信手拈来。更需要他对自己的现代思想深入思考,想透了才能把本质核心提炼出来,再重新包装一番。
大才啊!
黄尊素连忙谦虚。
「皇上过奖了,臣才学浅薄,只是偶尔几篇心得,不足陛下挂齿。」
朱由校任他谦虚几句,就像打招呼必说吃了没有,等过了流程又问。
「先生在制置司军事厅录事局任职,多有建树。此前朕一直要求力行却不得的奋武教导之制,
先生任职,迅速在黄圃军校丶新军营和新三大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