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臣权衡思量后,开始往外交代,「前月,有孙居相来找罪人,要我配合李瑾行事,尽快把涉边之事收尾。」
「可有带来什麽人口音或密信?」
「没有,全是孙居相一人与罪人勾兑...」
「还有吗?」
「罪人听大同城的旧友说,张光前有去过大同城,日子就在孙居相来宣府前后两三日。」
又审了半天,能审出来的都审出来了,里面还有不少是这些罪官为了逃避罪责胡编乱造的。
黄昏时分,洪承畴在总督衙门后院摆了一桌,四菜两汤,宴请卢象升,顺便聊聊事情「彦演,大同造反,你这个宣大总督兼山西巡抚,首当其冲,当如何处置?」
洪承畴双手一摊,苦笑道:「本官现在无兵无将,就算要平叛,也只能仰仗建斗。」
没错,他现在手里只有中军亲兵队,收编的宣府镇兵马,根本不敢用,只能依仗卢象升的开平都司的兵马。
「彦演,本官奉的密诏,是协助你接管宣大山西三镇兵马,弹压违令不遵丶伺机兵变者。
平叛用兵,事关重大,本官还要请旨。」
没错,事关兵马调遣之事,最敏感不过。
卢象升带着开平都司精兵强将入关,原本执行的只是小规模战事,现在要他们投入围城攻城丶与数万叛军对战,战事规模一下子骤大,必须要请旨。
其中关键一点,平叛不仅是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一份大功劳,那麽主帅是谁?
洪承畴点点头,「建斗的请旨是必须的,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不过请旨之时,我们也要及时应对,扼制叛军四处流窜,祸及地方,更不能让流毒向外扩及。」
「彦演说得极是,这也是为臣的本分。你说说,本官当如何配合你,扼制叛军,保全地方?」
洪承畴挥挥手,心腹小厮递上一份舆图。
展开后也不大,仅仅三尺见方,是宣大山西三镇和晋北地图。
洪承畴指着宣府说:「洪某想请建斗派遣良将三员,率一万二千马步轻骑,过蔚州灵丘,抢入平刑关,分一支兵马扼守此关,其馀大部分继续西进,抢占雁门关丶宁武关和偏头关,再分兵扼守。
占据此三关,可保大同叛乱,不会祸及南边的山西州县。
本官已经八百里加急禀请皇上,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