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这厂子,活了!”
这番粗糙却无比真挚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会议室里冰冷的理论交锋。
“情”
与“法”
的对决,在这一刻,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陈净重新面向主席台,微微鞠躬:“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全场寂静了足足十几秒。
最终,是坐在主位上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建国,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立即评价陈净的汇报,而是将锐利的目光,投向了王宗明身边的一位国资委专家。
“张司长,”
李建国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刚才陈净同志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想听听你们国资委的专业意见——对于一个连续十年亏损,需要地方财政持续‘输血’才能勉强维持运营,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扭亏为盈希望的国有企业,在我们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体系里,它的实际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我们是该把它视为一笔‘资产’,还是一笔需要不断投入成本去维持的‘负债’?”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王宗明他们“国有资产流失”
论调的虚伪外壳。
王宗明的脸色,在那一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知道,风向,已经彻底变了。
这个他眼中的“小泥鳅”
,不仅顶住了风浪,甚至还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一场足以改变规则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