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闹剧(1 / 3)

保和殿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早已燃成冷灰,唯有炉底残存的几点火星,映着殿中缭绕的白汽——那是二十余位重臣呵出的寒气,在腊月廿三的风雪天里凝作雾霭,将殿内三十六根蟠龙金柱都裹得恍若冰雕。

保和殿的铜兽门环上凝着层白霜,赵桓抬手叩门时,指尖刚触到冰冷的铜环,那门环竟一声自内而开——开门的内侍垂着眼皮,袍袖抖得像秋风中的枯叶,袖口金线绣的海水江崖纹被磨得白,倒像是被惊涛骇浪拍散了纹样。

殿内扑面而来的并非往日熏笼里的龙涎香,而是股混杂着艾草与药味的沉浊气息,熏得赵桓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跨进殿门时,靴底踩碎了门槛上的冰棱子,那碎裂声在死寂的大殿里听来格外刺耳。

抬眼望去,紫檀雕花御榻上斜倚着皇帝赵佶,明黄罗袍松松垮在肩头,往日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须竟乱如飞蓬,几缕白垂在胸前,被榻前鎏金熏笼的火星映得明明灭灭,宛如寒夜里将熄的残烛。

榻边立着的十二扇紫檀屏风,往日里嵌着的和田玉花鸟已被抠去多半,只余下几个空洞的凹槽,在烛火下像极了无数双窥视的眼睛。

儿臣参见父皇。

赵桓按捺着心头惊悸,撩袍跪倒时,膝盖触到金砖上一块冰凉的湿痕——那水迹形状古怪,恰似南方地图上的建康城轮廓,显是有人曾在此处泼洒过茶水。

他叩在地,余光却瞥见御榻前的龟鹤延年铜香炉里,燃的竟是寻常百姓家驱邪的艾草,青灰色的烟气缭绕上升,将赵佶脸上的皱纹熏得扭曲,竟像是无数条小虫在皮肉下蠕动。

起来吧。

赵佶的声音沙哑得像破旧的风箱,赵桓刚直起身,便觉后颈一凉,原来殿中三十六盏羊角宫灯竟只点了六盏,余下的铜灯架在阴影里投下狰狞的光斑,将环绕榻前的群臣剪影映在殿柱上,恍若一圈森然肃立的黑白无常。

太宰白时中攥着笏板的指节白,象牙笏板边缘被磨出了毛刺,正对着赵桓的眉心;枢密院事蔡攸垂着眼皮,袍袖下的手却反复摩挲着腰间金鱼袋,袋上缀着的翡翠坠子撞出细碎声响,在寂静中听来宛如丧钟;唯有新升任门下侍郎的吴敏,胸前补子上的仙鹤纹样被烛火映得颤,恰似随时要振翅而飞的候鸟。

赵桓的目光扫过群臣腰间的玉带銙,竟现多半人的玉带扣都松着半寸——怕是随时准备解带跑路的征兆。

他忽然觉得喉头紧,下意识去摸自己的玉带,却触到一片濡湿——原是方才叩拜时,额头冷汗滴在玉带上,将刻着江山永固的玉銙洇出了水痕。

桓儿徽宗忽然咳嗽起来,手帕掩口时,指缝间漏出几点殷红,溅在明黄御袍的团龙纹上,恰好染在龙睛位置。

赵桓眼睁睁看着那血珠在锦缎上晕开,宛如金龙泣血,心头猛地一跳,竟似预感到了什么。

他这才注意到御榻旁的矮几上,除了一碗黑黢黢的汤药,还放着一方打开的玉玺印盒,盒中朱砂混着水汽凝成膏状,印泥表面赫然留着个清晰的指印,像是有人刚用力按过传国玉玺。

熏笼里的炭块突然爆出个火星,惊得赵桓浑身一震。

父父皇这是赵桓的声音颤,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玉佩。

那玉佩原是初生时父皇所赐,羊脂玉料上刻着国泰民安四字,此刻却被他攥得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铁马冰河肝胆照 剥夺金手指(清穿)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大宋第一女皇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双靥 反贼 天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