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力劝南巡(4 / 4)

颌的刀疤,想起对方嘲讽“大宋素弱”

时的狂傲。

若此时退避,金人定会以为大宋真的怯了,那些还在河北坚守的义军,那些盼着王师北还的百姓,又该指望谁?

“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

笔尖顿了顿,王棣想起昨日清点俘虏时,一名金军小校的供词:“我们元帅说,宋人只会守,不会攻,等你们官家南逃,黄河以北便是大金的了。”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加重笔力,墨汁在纸上晕出小小的墨团,仿佛是金军阵前飞溅的血花。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些,吹得烛火猛地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大宋的局势。

王棣抬手按住被风吹起的宣纸,目光落在“黄潜善、汪伯彦”

这两个名字上,指尖微微颤抖。

他想起李纲尚在相位时,李纲曾私下对他说:“朝堂之上,总有奸臣以‘避祸’为名,行‘误国’之实,你日后若见此等事,定要据理力争。”

当时他还拍着胸脯保证,如今才知,这“力争”

二字,竟要以满腔悲愤为墨,以赤子之心为笔。

“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

他写下这句话时,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帐外的亲兵都能听见他语气中的愤慨。

银甲的甲片因他的动作轻轻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为他的不平伴奏。

他想起那些跟着他从东京一路杀到曹州的将士,有的才十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却在冲锋时第一个跃过金军的战壕;有的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却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说“愿为大宋死在战场上,不愿看着家乡被金人占了”

这些将士的希望,中原百姓的期盼,难道就要被这两个奸臣的“南迁之策”

断送?

烛火渐渐矮了下去,砚台中的墨汁已用去大半,王棣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纸上的文字,仿佛那不是墨水写成的,而是用将士的热血、百姓的眼泪凝结而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宋第一女皇 反贼 天启大明 双靥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