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杜充变本加厉。
他不仅废弃了所有北伐部署,还大肆屠戮城中流民,借口“肃清奸细”
,每日都有数十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东京城的街道上,时常能看到被遗弃的尸体,昔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森恐怖。
宗泽生前囤积的粮草,大多被杜充挪用,一部分赏赐给了亲信,一部分用来修建他的私宅,黄河沿岸的粮仓变得空空如也,守仓的老兵看着空荡荡的粮仓,老泪纵横,喃喃道:“老帅,您辛苦积攒的粮草,就这么被糟蹋了,北伐……怕是真的无望了。”
河北义军的联络使者,被杜充关押在大牢中,受尽酷刑,最终吐血而亡。
消息传到河北,剩余的义军彻底心寒,纷纷散去,只有少数人仍在坚持抵抗,却已是独木难支。
王棣伤势痊愈后,被杜充削去兵权,闲置在家。
他时常独自来到黄河边,望着滔滔江水,想起宗泽当年在此许下的“渡过黄河,收复故土”
的誓言,想起老帅秉烛疾书、连奏二十四道北伐奏折的身影,想起合葬大典上诸将“死守黄河,静待北伐”
的承诺,心中悲痛欲绝。
宗颖被软禁在府中,每日只能对着父亲的遗像默默流泪。
他看着父亲留下的北伐策论,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老帅的忠义与期盼,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一日,王棣设法见到了宗颖,两人相对无言,唯有泪水潸然。
窗外,寒风卷着枯叶,在庭院中打着旋,如同他们此刻破碎的心。
东京城的天空阴沉得可怕,仿佛预示着大宋的未来,一片黑暗。
东京城的阴霾,如浸了墨的棉絮,终日压在头顶。
王棣闲居府中,已近月余。
这府邸中栽着几株从京岘山移来的松柏,如今叶片上蒙着一层灰败,竟无半分葱郁。
他每日晨起,必摩挲宗泽赠给他的那柄镔铁剑——剑名“破虏”
,是老帅年轻时所得,剑鞘上缠满了细密的牛皮绳,那是宗泽亲手所缠,指尖的温度仿佛还凝在上面。
剑刃未开,却已能嗅到隐隐的寒芒,一如老帅未凉的忠义之志。
这日午后,狂风骤起,卷着街面上的尘土,拍打在窗棂上,出“呜呜”
的声响,竟似哭嚎。
王棣正对着案上的《北伐策论》出神,那是宗泽手书的抄本,字迹遒劲如松,每一笔都似要穿透纸背,可如今墨迹虽新,宏图却已化作泡影。
忽然,院墙外传来三声轻叩,节奏奇特,一长两短。
王棣眼神一凛,霍然起身,按在“破虏”
剑柄上,大步流星走向院门。
门闩刚拔开一道缝,便有两道身影如狸猫般闪了进来,动作迅捷,带着一身风尘。
“鹏举、再兴!”
王棣低喝一声,眼中泛起热意。
来者正是岳飞与杨再兴。
“大哥!”
岳飞上前一步,抱拳行礼,眼中满是郁愤,“杜充那奸贼,昨日竟下令拆毁黄河沿岸的烽火台,说是‘节省民力’,实则是自断耳目!
再这般下去,金军一旦南下,东京便是俎上鱼肉!”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