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炮火将他的声音淹没,日军的报复性炮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整个前沿阵地被钢铁和火焰彻底覆盖,灼热的气浪扭曲了空气,弹片如同死神的镰刀般四处飞溅。
刚刚修复的工事再次被撕碎,泥土被一次次掀起,混合着硝烟和血腥味。
日军步兵在炮火延伸的瞬间,便发起了集群冲锋。
它们不再是散兵线,而是以小队为单位,形成密集的冲击波次,悍不畏死地踏过焦黑的土地和同伴的尸体,发出“万岁”的狂吼,直扑我军阵地。
“磐石”在观察孔中看到这一幕,心头猛地一沉。
他预料到日军会报复,却没料到对方竟如此果断地投入如此庞大的步兵兵力,采用这种近乎不计代价的正面强攻。
这种战术的目的再明确不过:就是要用绝对的数量和疯狂的冲锋,瞬间压垮我军已经承受了巨大压力的防线。
“命令各火力点!放近打!集中所有自动火力,打掉日军前锋!”磐石的声音依旧镇定,但语速极快,“告诉各连长,守住自己的位置,哪怕打到最后一人,也要把日军钉死在阵地前!”
阵地上,残存的战士们从泥土中爬出,架起机枪、步枪,将手榴弹拧开盖子摆在身旁。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日军,没有人后退。
机枪喷吐出愤怒的火舌,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如同割麦子般倒下,但后面的人立刻填补上空缺,踩着尸体继续冲锋,枪刺在硝烟中闪着寒光。
日军基层军官挥舞着军刀,声嘶力竭地驱赶着士兵。
他们的战术简单而有效: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压制我军反击,然后以人海战术淹没每一个残存的火力点。
日军的掷弹筒和精准的步枪射击给我军造成了大量伤亡,不断有战士中弹倒下。
一处重机枪掩体在连续击毙数十名日军后,被日军的迫击炮直接命中,机枪手和副射手瞬间牺牲。
日军士兵嚎叫着跃入这段战壕,刺刀见红的白刃战立刻爆发。
我军士兵怒吼着迎上去,用刺刀、用枪托、甚至用牙齿和拳头,与敌人绞杀在一起。不断有人倒下,战壕迅速被鲜血染红。
“报告!三连阵地失守!全员殉国!”
“报告!左翼二连伤亡过半,请求支援!”
坏消息接连传来。
“磐石”面色铁青,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
日军的攻击强度和步兵的疯狂程度超出了他的预计。
这种“万岁冲锋”并非无谋的蛮勇,而是建立在凶猛炮火准备和心理威慑基础上的致命一击,目的就是摧毁守军的抵抗意志。
“预备队!二营五连,增援左翼!告诉五连长,不惜一切代价,把阵地给我夺回来!”磐石嘶哑着下令。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预备力量了。
与此同时,日军指挥所内,松本大佐举着望远镜,脸上之前的狂怒已被一种冰冷的狰狞所取代。
它看到帝国的士兵如同潮水般冲击着支那军的阵地,虽然伤亡惨重,但对方的火力点正在一个个被拔除,防线正在被压缩。
然而,它嘴角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