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装甲车辆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重装备运输车的大力协助。
现代战爭中,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地面部队的行军速度和机动能力非常重要,能否以更高效率向前线运送坦克等装甲车辆有时事关行动成败。
远程、超远程运输坦克等装甲车辆,较好的运载工具是船只、火车、战略运输机等。但是,如果集结区域铁路被炸毁了呢那就需要选择用重装备运输车来运送它们。
使用重装备运输车的好处不少。
一是减少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摩托小时消耗,降低油料、维修器材消耗量。
二是避免坦克等装甲车辆对道路造成破坏,增强行动隱蔽性。
三是降低坦克等装甲车辆乘员的疲劳度,保持其战斗力。坦克等装甲车辆行驶时,顛簸幅度大,乘坐舒適度低,长时间行驶对乘员体力和精力是严峻考验。用重装备运输车来运送,则可將乘员暂时“解放”出来,保证其出击时状態良好。
上世纪,中国的ta4360重装运输车就靠著500马力的发动机和结实的钢板弹簧,成了部队运重装备的“老黄牛”。
但时代变了,如今国內99a主战坦克这样的重装备,ta4360有点“力不从心”。必须要研製出新一代的重装运输车。
从而实现装甲与汽车运输混合协同高效作战,最大限度的保障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这种新颖的观点在军区班子会议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论,说实话,先进的技术装备,必须要经过最高层討论,然后由科研部门去研究开发,並非由他们这一级所能决定。
但他们最终一致认为,陈江的这个建议很不错,最起码確实可以有效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和效率。
最后由集团军集体向高层提交了这份建议,份量也是很重的。
陈江还去装甲车辆试验大队看了一下,跟以前的老班长史今聊了会,史今如今是试验大队里的绝对骨干,对装甲车辆的心得体会非常深刻。
跟陈江分享了一些他的见解,让陈江受益匪浅,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在制定装甲部队进攻作战计划时,提供合理正確的支撑。
不过就当陈江在作战处干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赵大志那边又出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