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分別是“墨尔本號”、“基辅號”、“明斯克號”,以及“瓦良格號”。
最早到来的“墨尔本號”是以“废钢拆解”的名义引进的,这艘航母早在1945年2月就服役了,在1985年到了中国时,舰龄已经高达40年,整体舰况也不容乐观。除此之外,舰上最具参考价值的蒸汽弹射器、阻拦系统、动力系统也早被拆解,基本就剩个空壳。
“基辅號”和“明斯克號”航母,这两艘航母同属大苏海军1143型航母。
冷战时期,一切以“核中心”思想为前提的大苏,在航母的设计建造上同样体现出独到的一面。几乎所有军事舰艇都安装有飞弹发射装置,所以这两艘航母被造的“不伦不类”,舰载机也只能起降直升机和雅克38垂直起降型战机,甚至被称为“载机巡洋舰”。
这两艘航母在进入中国后,舰龄都不算太长,我们也確实考虑过对其进行改装。
但后来发现,要想將它们改装成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需要拆掉舰岛,下层甲板和机库都要重新设计,用於起降舰载机的飞跃甲板也要重新打造,整体工作量和重造一艘差不多!
而且,1143型4万吨级的排水量,也不能让我们满意。
相比之下,瓦良格號由於长期未完工,所以它很多辅助设备没有装上去,改造成本大为降低。
而且舰龄比较短,舰体疲劳度也让人比较满意。
另外从体型看,採用滑跃甲板,6万吨级的排水量,足以起降重型舰载机。
所以国家决定从这艘航母开始进行入手!
但现在摆在陈江眼前的改造方案,却是小改动,虽然表面可以採用滑跃式甲板,已经比以前的1143型航母好太多,但本质上还是没有离开“载机巡洋舰”的思路。
“太过於小家子气了!咱们的航母要么不搞,要搞就一定要跟世界先进水平接轨!”陈江斩钉截铁的表示。
“甲板的表面,除了舰岛没办法改,其它全部不要!这样才能预留出更多的位置放舰载机!”陈江强调道,“我们未来的舰载机基本上就是跟su33差不多大小,这种重型舰载机占地面积大,所以航母上的舰载机数量会很少,因此决不能再搞其它的设备,从而降低舰载机的数量。”
其它专家听后面面相覷,过了一阵子,一名老专家才表示,“首长,咱们的驱逐舰护卫舰的实力不如漂亮国的,如果航母本身没有一定的防卫能力,那”
“如果真的需要航母自卫,那这仗咱们基本上输定了!”陈江对此是有清醒认知的。
未来的航母,不仅是舰载机的起降平台,更是一个航母作战群的指挥中心,將来是要让预警机上去的,没有足够的空间怎么行
“当然,咱们现在的其他军舰还不怎么行,不代表將来的护航军舰不行,放心吧,总归会越来越好的,但是我们的作战思路不能改变,航母必须优先保障舰载机的起降,其它都可以暂时先缓缓。”
在陈江的想法里,將来的055大驱一下水,这航母编队的防御力还用得著它自卫能力么只是这些话肯定不能说,但他们需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把这艘用於科研和摸索经验的航母给用好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