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管理,专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费用垫付和设备支持。但这是制度化的善意,有明确的申请流程和监管机制,不是个人行为。”
她拿起桌上的一张基金宣传页:“你们以后遇到确实需要帮助的患者,可以引导他们申请这个基金,或者联系社工部。记住:善意需要智慧,否则就是伤人伤己的双刃剑。”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办公室里的光线柔和起来。五名实习生站在原地,脸上的紧张感慢慢变成了深思。他们从未想过,“共情”和“帮忙”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专业和规则的考量。
“好了,理论课到此为止。”洛保合上笔记本,“接下来跟我去查床。记住今天说的话,在病房里观察患者和家属的反应,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他们的情绪和请求。”
她拿起白大褂穿上,动作间腹部的伤口传来一丝微痛,但她只是微微皱了下眉,便恢复了常态。“跟我来,”她走到门口,回头看着五人,“记住:神经内科医生面对的不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更是人心的复杂。学会在理性与温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合格医生的开始。”
五人连忙跟上,脚步比来时更沉稳了些。洛保走在前面,白大褂在走廊的灯光下泛着微光。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两个月,她要教给他们的,远不止这些。但她相信,只要从第一天起就树立正确的行医观念,这些年轻人终会明白:真正的医者仁心,从来不是泛滥的同情,而是理智包裹下的深沉关怀,是在规则框架内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患者。
查床开始了。第一个患者是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正对着墙壁喃喃自语。家属是位中年妇女,眼圈红肿,看到洛保进来,立刻抓住她的手:“医生,我妈今天又不认识我了,这可怎么办啊……”
洛保轻轻抽回手,放在老人的脉搏上,语气平静而温和:“阿姨,我理解您的着急。老太太的认知功能确实在衰退,但我们刚调整了用药方案,您看……”她一边解释,一边示意周明拿出脑部CT片,“这里的海马体萎缩比三个月前快了些,不过我们增加了一种改善认知的药物,下周会有专科护士教您如何进行认知训练……”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林小满注意到,洛保的眼神里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专业的冷静。她没有说“别担心”这样空泛的安慰,而是用具体的病情分析和后续方案,一点点抚平家属的焦虑。
周明在一旁记录着,突然明白洛保所说的“理性共情”是什么意思。不是冷漠,而是把情感转化为更有效的帮助——用专业知识为患者和家属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而不是陪他们一起站在雨中哭泣。
查完最后一个病房,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洛保靠在护士站的台子上,看着五名实习生围在一起讨论刚才的病例,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师姐,”林小满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实习日志,“今天学的东西,我能记在日志里吗?”
“当然。”洛保笑着说,“不仅要记,还要常常拿出来看。行医路上,理性和温情缺一不可,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需要你们用整个职业生涯去体会。”
她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膀,转身走向办公室。腹部的疼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