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得朱元璋不重视,马钰的分析在前世很普遍,网上一搜到处都是。
可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划时代的是独一无二的,直指问题的本质。
只有掌握了规律,才有可能制定出适合的制度。
至少不会明知道前面有大坑,还闷着头往里面跳。
马钰这次没有急着回答,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分析,有可能会影响到华夏未来。
尤其是关于宋明大时代的分析,更是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具体的政策制定。
一个小失误,都会使无数人遭殃。
所以每一句话都必须要很小心,每一个知识点都得讲细致讲透彻。
花了一点时间,在脑海将全部知识点回顾一遍,又对某些地方进行了补充。
确定没有什么遗漏,才终于开口说道:
“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多年时间,华夏的生产力进步非常快。”
“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钢铁的产量。”
“从原本的年产几千几万斤,增长到唐朝时期的五十多万斤。”
朱标疑惑的道:“为何要用铁的产量为标准,而不是粮食?”
朱元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他却没有说话。
马钰说道:“因为粮食产量的提高,是生产力提升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而钢铁,则是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重要的因素。”
“现在铁已经成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