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笑了起来:“能用就行,这个无人机啊,重要和新颖的是使用方式,而不是上面具体用了什么新技术,就是上面的技术全是成熟老旧的,只要能完成实时战场监视和火炮校射,那就是好东西!甚至成熟老旧的技术能极大的加快这个飞机的成型速度,先用起来嘛,你们说是不是”
高振东最后一句话是问陆装局的同志。
陆装局两人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天上有眼睛和没眼睛,对作战来说完全就是两码事。
想到这里,陆装局的同志道:“振东同志,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一定有野战机场用……”
高振东道:“不一定非要用野战机场起降嘛,搞个68米长的飞机,手动折迭翼,甚至嫌机翼太宽你们可以多折几折,大不了连接铰链和固定螺钉整粗点,反正这东西是手动折迭,又没有高速需求,怎么方便怎么来就行了。最后架在通用履带底盘上,火箭助推起飞,降落伞回收,齐活儿。”
5dl坦克的车体长度就是6米,加上炮管9米,一样灵活机动。
高振东这个方案充满了凑合的味道,但是听在陆装局和黔飞厂同志们的耳朵里可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叫充分考虑战场环境,对齐用户需求,利用现有条件,构建可行方案,在战斗赋能、成本支出、使用便利、维护方便等各主要诉求方向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陆装局的同志点点头:“很好!就这么干!一个师装备5架以上,足够使用一场战役,而且回收回来整备整备,又能很快使用。”
对于黔飞厂的同志来说,这就是总体方案了,就这么聊着聊着,就已经开始足够清晰。
“明白了,高总工。”简总工和同志们在本子上飞快的记录。
“另外,你们可以用类似s2的时候,旗佬的p-38闪电战斗机那样,双尾撑,双垂尾,推进螺旋桨在双尾撑中间。这样可以把垂尾高度和面积做小一些,更方便车载机动。”
一般人可能对p-38不是太熟悉,但其实有两个非常耳熟能详的东西和它有关,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这两个东西和p-38有关而已。
一个东西是小鬼子的三八五十六,这货就是被p-38击落丧命的。
而另外一个就是f-35闪电ii,“球电”,它大名里面的“ii”是2代的意思,而一代闪电,正是这个p-38。至于有人说也和约翰牛丑得出奇但是性能不错的“闪电”有关,高振东觉得这是约翰牛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对p-38,同志们还是熟悉的。不过高振东说完之后,怕不保险,同志们别把p-38整个样子都学过来,那货的尾撑是很粗壮的,在这里没必要,高振东还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类似后来的asn-206的结构,只是尺寸比asn-206要大。
“大概就是这样,你们可以按这个方向去弄就没问题,就算空气动力学上可能碰到一些沟沟坎坎,吹风洞也能解决问题,这个飞机飞不快,符合它的速度要求的风洞,甚至国内都不止一个。至于光学系统,你们找东光所问问,这个级别的光学系统,就算是体积要求小巧,对他们来说也是轻轻松松。”
东光所连卫星上的那套光学系统都搞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