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竟是这般趣事!”
“我道是哪方高人游戏红尘,弄出这‘绣球招亲,卖身修桥’的景儿。”
“原来竟是南海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与如来佛祖座下亲传弟子金蝉子,二人联袂演的一出绝妙好戏!”
“有趣,有趣。”
……
同为三界大能,然道佛异途,各有其道。
在“民间神话”之中,“观世音菩萨常与吕洞宾并列”,有“佛有观世音,道有吕洞宾”之说。
《聊斋志异》之作者“蒲松龄”亦曾对此点评道:
“故佛道中惟观自在(观世音),仙道中惟纯阳子(吕洞宾)……此三圣愿力宏大,欲普渡三千世界,拔尽一切苦恼,以是故祥云宝马,常杂处人间,与人最近。”
……
此时此刻。
吕洞宾目光一扫岸边,但见众生纷纭,百态尽显,贪嗔痴妄之态毕露无遗。
商贾者,双目放光,如饿狼见猎,心内暗自盘算,此美艳佳人究竟价值几何,如何获利最大?
莽夫者,满脸横肉颤动,满心只盼能抱得那美人归,自此娇妻在怀,享尽人间艳福,
书生者,痴痴呆呆,神情恍惚,仿若魂魄皆被那女子勾去,只剩一具躯壳在此。
……
更有无数贪婪目光,如饿兽之赤瞳,赤裸裸地舔舐着船头那娇柔身影,恨不能当场将那女子拆吃入腹,以泄心中欲念。
一枚枚承载着贪婪、妄念与无尽占有欲的碎银铜钱,如疾风暴雨般,呼啸着泼向船头,似要将那女子淹没其中。
再看船首。
那化身“余兰儿”的观世音菩萨,表面眼观鼻、鼻观心,一派悲悯平和之态,仿若世间万物皆不能扰其心神。
实则暗运无上佛法,令一切投掷之物尚未及身,便被无形柔劲悄然滑开或力竭坠地,不沾染分毫尘世污秽。
船尾的“金蝉子”更是屏气凝神,一丝不苟地引导着善款准确归入船舱,动作娴熟,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