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战报传来的时候孙策正裹着毛毯在军帐里靠着火盆取暖,孙策怎么也没想到这年头的江东冬天会下雪,而且会下这么大的雪,看来全球暖化的问题在三国时代是不存在的。
孙策就着火盆的火光仔细看着手中的战报,第一张是长安的李傕和郭汜各自劫了皇帝和公卿,开始互掐了。这个孙策知道,历史上要是没有这两个家伙的内讧,曹操也没有机会挟天子令诸侯,无奈此时自己的实力不足,长安又在千里之外,远处观望一下就行了,乱世有风险,出兵要谨慎。
孙策再看第二张,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讨伐兖州境内的黄巾军。曹操帅所部围困济北城近一个月后,城中的黄巾军无条件投降,曹操收编了近三十万降兵,号“青州军”,实力大涨。这个孙策也知道,历史上被收编后的青州兵与之前的流民武装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曾在徐州之战中大破关羽和张飞二人统领的丹阳精兵,但是这次辉煌的胜利后青州兵就萎了,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可谓是典型的遇强则强,遇弱更弱。
第三张还是曹操的消息,曹操的老爹曹嵩为陶谦部将张闿所害,挂了。曹操为报父仇,兴兵攻伐徐州,一路上大肆杀戮,所过之处“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由于没有刘备的帮助,陶谦每战必败,很快就跪了,曹操在夺取兖州之后又初步控制了徐州。三战徐州孙策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因为自己打乱了历史的进程,陶谦居然没有挺住这么快就撂挑子了。孙策有些头疼,刘备不是应该去救陶谦的么,吕布不是应该偷袭曹操后方的么,他俩人呢?
看了第四张战报孙策总算明白刘备为什么没去救陶谦了,救陶谦哪有救公孙瓒划算。刘备救了陶谦之后,不管是真是假,总之是推辞了三次才接手的徐州。人家公孙瓒多有诚意,被救了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挂了,挂之前还不忘把幽并二州交给刘备,让刘备连推辞的机会都没有。大耳贼捡了个大便宜啊,孙策心里好不平衡。
剩余的消息就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花边新闻了,孙策也没心去管那些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