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爵位继承制,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上可追溯到秦汉,这是维系武将忠诚度的手段。”
武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工作,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
古代人的传统观念是,为子孙后辈谋幸福。
如果这都做不到,我还为朝廷卖命干嘛?
“那好,于谦,朕问你,文官可有继承制度?”
“没有。”
“那你,对朝廷忠诚吗?”
于谦皱眉:“陛下,这不一样。”
朱祁钰反问道:“有何不同?”
“武将是要上场杀敌的,文官只需要高坐庙堂。”
朱祁钰诡异一笑:“按你意思,文官对朝廷的贡献,不如武将?”
“臣,并非此意,只是——”
朱祁钰站起身,走到群臣之间说道。
“于谦的意思是,如果朝廷不给予武将激励,他们就不会用心打仗。”
“朕想问问你们,对,还是不对?”
环顾一周,那群新武将低头不语,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得出来,内心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风险要与回报成正比,才会让人心甘情愿的付出。
“爵位,象征着财富、地位、权力。”
“问题是,朕何时说过,取消功臣名将的福利?”
“朕会以另一种方式,奖励每一个为朝廷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将士们,不让功劳蒙尘,保障福泽子孙。”
这话,让众臣颇具意外,他们有点听不懂。
都取消了爵位制,你还能怎么激励?
“你们一个个的,是不是没有听清楚?”
“朕说的是,取消武勋的职位继承制,并非爵位继承制。两者能混为一谈吗?”
现在大明军政最大的问题就是,那群二代哥掌握了军队的领兵权和指挥权,而他们又是酒囊饭袋,不堪大用。
既然如此,干脆剥夺掉他们所继承的权力。
“在实物和荣誉奖励不变的前提下,诸位武勋的子孙,不再需要继承父辈衣钵,上战场冒险,在家便可高枕无忧。”
.......
这下子,众臣算是听懂了。
原来如此,原来陛下是想恢复秦汉时期的军功爵位和官职分离的制度啊?
在秦汉时期,哪怕你老爸做到了二十等高爵位,对不起,你身为儿子,还是要从小兵做起。
当然,身为将领儿子的你,出发点肯定会比一般人要高,但是,绝对不可能让你直接继承你老爸的将军职位。
比如说秦昭襄王时期的名将,司马错、胡伤、王龁,你听说过他们儿子的事迹吗?
这时候会有人举出例子,那蒙骜儿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王翦儿子王贲他们又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一种可能,将门无虎子?人家子孙确实牛逼,所以才被秦始皇重用?
拿蒙武、王贲他们跟杨俊相提并论,是一种侮辱。
那么问题来了,儿子直接继承父亲职位,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呢?
答案是: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