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李隆基整出“节度使”后,藩镇割据越发严重,节度使的职位通常由儿子继承,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职位世袭。
真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唐朝那是无可奈何,而他倒好,主动制定“卫所制”。
卫所制初期,继承者仍需通过一定的考核才能正式任职。如果继承者能力不足,可能会被降职或调任。
问题是,这项制度被玩坏了呀。
仁宣二宗这两个不太重视军事的君主,对此不闻不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名存实亡。
如果“卫所制”一直不改革,就会诞生出左良玉、吴三桂这种人,从而导致明朝灭亡。
.......
工部尚书石璞上前一步拜道。
“汉军强大,世人皆知。如今陛下复兴汉制,天下有望矣。”
众人看到,连忙附和:“陛下,圣明。”
朱祁钰对这种阿谀奉承的话,早已免疫,他一笑而过。
你们不会真以为,我只是将秦汉的军政制度照抄过来吧?
不不不,我肯定留下手脚。
先将现有的爵位制完全推翻,建立起一个新的制度。
从今以后,无论是谁,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劳,都会被赋予一定等级的“功臣”名号。
比如说,“特等功臣”、“一等功臣”、“二等功臣”。
而不是单独为你设立一个什么“侯”,什么“伯”的。
现在的功臣数量是少,物以稀为贵嘛,等到若干年后呢?
到那时候,皇帝是不是就能以“财政困难”,或者“名额有限”为借口,将这些前代“功臣”末位淘汰?
从而剥夺朝廷对他们的赡养福利,甚至特权?
你们的子孙不具备任何权力,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鱼肉。
当然,朱祁钰只是建议,至于后代子孙怎么做,看他们自己了。
秦始皇都不能保证自己下一代是个人,更何况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