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宏观指导
那和掛个名有什么区別
郑仪仿佛没有看到他的表情,继续平静地说道:
“党委书记、董事长的人选,必须政治过硬,原则性强,熟悉经济和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
“总经理人选,则要求专业能力突出,市场意识强,有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看似充分尊重在场所有人的选择。
“请组织部结合近期全市干部摸底情况,儘快提出一个初步的候选人名单,供书记和市长斟酌。”
皮球,被巧妙地踢给了组织部,也踢给了邹侠和张林。
既没有独断专行,又牢牢掌控了提名的主动权和建议权。
马天祥心中暗骂一声“滑头”,刚想开口建议是否可以扩大选人范围,或者从省属国企甚至外地交流干部中考虑……
邹侠却突然掐灭了菸头,缓缓开口了。
“郑秘书长的考虑很周全。”
他声音沉稳,一锤定音。
“明州城投集团,是明州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深刻吸取四海教训的试验田。班子配强配优,是成败的关键。”
“组织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郑秘书长刚才提的標准,儘快拿出一个负责任的意见。”
他直接肯定了郑仪的標准,並且將“拿出意见”的任务明確给了组织部,无形中默认了由郑仪主导的这次干部摸底的有效性。
“至於董事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的问题……”
邹侠沉吟了一下,看向张林。
“张市长的確政务繁忙,我看,就先按秘书长的意见办,设专职董事长。张市长代表市政府进行监督指导,这样也好,更超脱,更能把握方向。”
张林心里五味杂陈,既有些失落,又不敢反驳邹侠,只能勉强挤出笑容点头:
“书记说的是,我听市委的安排。”
邹侠点了点头,最后看向郑仪:
“这件事,就由郑秘书长牵头,组织部、国资委配合,儘快落实。方案和人选,儘快上常委会研究。”
“好的,书记。”
郑仪平静应下。
散会后,张林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办公室。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一时难以適应。
原本以为能亲手执掌这艘航空母舰,结果却发现,自己只是个站在岸边挥旗的。
那种感觉,就像眼看著一桌盛宴,自己却只能闻闻香味。
郑仪回到办公室,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张林那点失落和期盼,他看得一清二楚,但並不在意。
一个成熟的政客,早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对显而易见不可能属於自己东西的欲望。
明州城投集团,从构思之初,就绝不是为张林,或者任何其他试图分一杯羹的势力准备的。
它的诞生,只有一个目的。
成为他郑仪手中最有力、最直接的经济权杖,彻底扭转明州过去那种“权力被资本裹挟”的畸形生態。
他要做的,不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