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决定来一下狠的。
王大世在契丹和北汉混了将近一年,也知道北汉和契丹官场一些门道——比如如今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麾下最受宠的契丹族官便该数南院枢密使室昉了(汉官当中最受信任的应该是幽州韩家人)。因为北汉与辽国是“叔侄之国”,刘承钧一直靠着辽国的南院大王罩着,所以每次派遣使者到燕京去的时候都会重金结好室昉,让他帮着在耶律挞烈面前说说好话。室昉这人属于收钱呢也不避讳,但是从不出卖辽国国家利益的人。如果刘承钧的要求有损辽国利益,他就会直接翻脸把贿赂交给耶律挞烈,然后直陈其情。
王大世摸清了这个情况,便趁着刘承钧又一次例行公事派遣使者去燕京进贡的时候,让人假借杨继业的名义,重金数万两贿赂室昉,假意求契丹人帮他私下在主公的正使那里美言几句。这种要求,室昉当然是不会拒绝的。
可惜的是,“杨继业行贿室昉以图美言升迁”这件事情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行事不密,结果发生了小范围的泄密……室昉当然不会认这种屎盆子,趁着事态发酵之前把自己给撇清了……
王大世不是什么智计卓绝的人,所用的反间计也非常幼稚。但是胜就胜在一个动机上——杨继业如今还只是一个虞侯呢!在常人的想法里,谁会花那么大代价陷害一个虞侯?而且动辄动用数万金?也只有认识到杨继业未来数十年发展价值的穿越客会去这么干了。
然后,杨继业便在运作之下“不容于北汉”,幸好他的家人——主要是妻妾和如今才五岁的儿子杨延昭——被一伙神秘富商救走了,杨继业才没有落得更悲惨的下场。北汉皇帝刘承钧也懒得过问这么一个“副团长”级别军官的去留,既然畏罪潜逃了也就不问了。
杨继业在六月初的时候被绑票一般弄回吴越的时候,钱惟昱也是大吃一惊。然后自然是宋江松绑的戏码,给杨继业亲去其缚,悔恨地温言劝慰说:“寡人在江左久闻将军乃当世骁将,时常在众臣面前称赞仰慕将军,但绝无陷将军于不忠不义之心。不意下属臣僚妄自揣测寡人之意,居然做下如此事端,实在是惭愧之至。”
人都到了这里了,而且别人动辄赏赐黄金千两、锦缎万匹给压惊;又说去留任从自便,如果留下直接从原职的虞侯升一级为指挥使,并且进入亲从军的铁骑都领五百精兵,若是赶上此番对大理国用兵的话,但有战功再行升赏……
杨老令公固然是硬骨头,可惜历史上北汉完了他也一样降宋;只是最后不肯降辽罢了。所以终究是个讲究“豫让众人国士”之论的人。刘承钧待他不过当个虞侯,跟着吴越王混前途无量,软硬夹攻之下,也就有了今日之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