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一晃数月。吴越国的政治权力改革经过一阵磨合与调整之后,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新的行省制度,也习惯了地方行政长官与军事长官、人事司法监察长官分权的状态。岭南之地的四个省因为改制最早,进入九月份后纷纷把体制架构全部搭建完毕了;江西福建稍微慢一些,不过也可以在两个月之内搞定。
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在吴越国的其他方面,随着九月秋收的来临,第一季短生长期的美洲作物——比如玉米,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数十万亩规模的官营军屯中,几千石的种子粮换来的是数十万石的玉米、土豆、红薯产出,军方和官僚士人阶层对于吴越国的蒸蒸日上充满了信心,相信再有一两年的繁殖,这些作物就可以流入寻常百姓的田间了。
在美洲作物开始分批收获的同时,花费了朝廷上千万贯军费建起来的远洋探险舰队自然也没有闲着,在国内休整半年之后,由部分去过一次美洲的老水手、通译、商人为主,换了几个原本给陈诲当副手的领航军官为一把手,探险舰队再次踏上了重新前往美洲的航程——两艘“吴越级”铁骨飞剪船利用秋季季风,这一次选用了北半球航线作为去程,试图摸索出一条从日本驶往美洲的风向、水流有效利用路线。
而与此同时,另外四艘“明州级”的中型飞剪船则被蒋氏商会与另外一家海商分别出资承包,踏上了探索经过满剌加海峡去往大食国和西洋其他区域的航线——这些民资海商的加入,明显是受到了大王颁布的《专利律令》的刺激,决定踏上勘测新航路的旅途,去大食人的土地上看看风土人情碰碰运气,找找看有没有大食人不曾传来中土的潜力物种,也好在这个物种大交换的热潮中分一杯羹。
吴越人国内的态势蒸蒸日上的过程中,整个国际态势的发展也风起云涌。在七月份和八月份,淮北战场上,赵匡胤的军队终于连续攻克了泗州和宿州,完成了对李重进淮北最后一个要害据点徐州的三面合围,相信在入冬之前,李重进就会被彻底压缩回淮河以南,失去所有淮北的桥头堡。
不过,这一切都不如九月份的一个事件来得劲爆——九月十六这天,武平军节度使周行逢终于病重而亡,虽然比历史同期晚了个把月,但是终究是如约而死了。与周行逢的死讯接踵传到各国的,还有武平军悍将朗州防御使张表起兵叛乱的消息。一下子,整个湖南地方便乱成了一锅粥,也吸引了各方大军阀的主要目光。
……
这一日,张表叛乱的消息还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