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成的么?这年头吴越人因为占据了海外的晒盐珊瑚环礁,国朝的盐价一直很平稳,囤积也很充分。此前北宋地界市面上也没有明显出现过盐荒的问题。最多只是朝廷因为征剿李重进而在盐水上摊派了“淮饷”,把盐税加高了而已,但是优质食盐的供给一直没有短缺过。
赵普让夫人在屋内用银霜兽炭热起一锅炖肉,一边拨弄着瓦瓮里的肉,一边愁眉不展地对赵匡胤说道:“回禀陛下,臣受命暗访抚慰地方,往返月余。如今山南东道沿海各州虽已收复三四个月,可惜和吴越之间的海贸完全没有恢复。根据当地民间言及,自从山南东道各州前年年底被李逆彻底盘踞之后,吴越海商便有将近20个月不曾至登莱贸易,吴越雪盐及苏松棉布等物也无法输入。
不过棉布倒是还好在有江淮荆湖等地的私下越境贸易少量输入,而且棉布纵然不用吴越的,这几年来我大宋本地也能产出一些,只是没有吴越人的价廉物美罢了,因此是不打紧的。唉……也不知吴越人织布纺线都有哪些独到的工艺,居然可以让苏松棉布算上运费都比我大宋少量自产的便宜上三四倍之多,质地还好。”
赵匡胤听得有些焦躁,也没耐心等赵普继续感慨,马上打断追问道:“别说棉布了,先重点说说雪盐的事情。”
赵普闻言一拍脑门,告了个罪,继续回到正题:“我大宋的雪盐,自建国以来——唔,也不光是我大宋,此事臣后来还专门查询薛居正处前周一朝实录中的食货记载,其实世宗显德初年开始,吴越国的雪盐便渐渐占据了我中原盐务所需,吴越的盐质地优良非我中土可比,且算上运费,只要是沿海、乃至黄淮运河沿岸州郡的吴越盐价,都比齐鲁之地沿海晒盐所得便宜。
因此后来朝廷盐政渐渐废弛对盐场生产的督管,只要每年沿海盐课供给充足,便不问来路,只管征税。近十年来,齐鲁盐场几乎尽数荒废,盐丁盐民或流亡他乡,或转为耕作。只有关中汉中等地,因为离海太远,转运也颇为不便,自古都是以河东池盐、蜀地井盐等贩运供给,所以一直不曾被吴越人的海盐取代。
建隆元年年底,齐鲁之地失陷于李逆之手后,吴越人自登莱海贸而来的道路便被掐断了,李逆又禁止两淮之地的吴越盐过境,严查边防,故而建隆二年起,我大宋实则已经渐渐陷入盐荒,仅靠伪汉、伪蜀池盐井盐,乃至两淮之间逐利私商贩卖的私盐维持中原百姓所需——这一点陛下是早就知道了的。臣此番趁着登莱收复安定,原本试图去巡查是否有吴越海商重新前来贸易,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吴越人倒是谨守朝廷之命,不许资敌以军国物资资助李逆,然登莱自陷于李逆之手后便不曾有吴越人来,以至
于如今吴越人似乎还不通其中消息,不知此处已经在朝廷之手了,依然迟迟没有海商前来。”
“朕不是两月前还让你到了登莱后派过几次密使去吴越传令,告知吴越人恢复海路通商的么?”
“臣着实如陛下所命派了人去,可是有两拨刚刚渡淮便被李逆的搜查者抓住了大半,只有个别从人逃回报信,另外还有两队连信都没有报回来,也是不知凶吉。”
赵匡胤心中焦躁,却是依然不死心,抛出两个退求其次的问题:“既是如此,我大宋便没有自己的海船海路去吴越宣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