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归州至永安、自房州延汉水与秦岭谷道至汉中,再以古阳平关南下,三路入川。而吴越人只要不得归州,便无取川之路。待到李逆、荆南军、武平军三家尽数灭尽之后,天下除北汉太原弹丸黑子之地及辽国外,便仅剩宋、吴越、蜀三家,成天下三分之势。
我大宋得入川之道路,便可成司马昭灭蜀之大功。而吴越周遭除了极南之蛮夷外,再无可攻伐之对象,只要不与我大宋反目,其扩张便是从此而止了,由此观之,时间更是在我大宋,若是三年不战,我大宋便可从别的方向攫取三年的新增领土人民,五年不战,便可更多五年好处,只要留心不招惹辽人,免得南北腹背受敌,我大宋有的是时间。蜀地平灭之后,大宋与吴越之势便如晋武帝之于孙昊、隋帝之于陈叔宝。自古东吴、南陈等,六朝岂有不为北朝所灭者!”
“既如此,则平以为何人可以为使,前去刺探吴越人的条件?朕的意思,吴越人若要武平军,便需彻底放弃李重进,即刻以大军围攻淮扬。若是淮南归于朕手,湖南自然可以归于吴越——吴越人打着‘李逆水师阻截我大宋王师南渡长江’的幌子,不就是准备着‘李逆截江攫取武平军地界,吴越为朝廷匡正地方’么。”
“吴越人究竟做何想法,臣不敢妄言,不如先以……晋王为使,宣谕吴越,试探其态度。”
“三弟?为何要让三弟去,三弟方得封爵不久,且为开封尹,以其出使于理不合吧?”
“陛下稍安勿躁——此番要谈的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堂堂大宋天朝居然与藩属交换利益条件,岂非有损国体?因此唯有绝对不可能泄密之人前去。若是晋王殿下不去,便只有臣去了,陛下立国至今刚满三年,徐徐拔擢宗室也是为了稳固后方,以备陛下有朝一日需要御驾亲征时,有心腹镇守中枢。如今正是晋王立功的好时机啊,吴越人不愿意和我大宋反目,此番定然是毫无危险的。”
“也罢,那就让光义去一趟吧,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吴越人的底线压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