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找零的问题。大商人们用银券买盐后,单笔找零低于五十贯的部分,王室御用商会和蒋家都会使用吴越通宝和官铸银锭、甚至小额金判进行找零。如此一来,虽然官方明面上说银券目前暂时是不承兑的,至少也会让人觉得这东西与金钱无异。
……
货币制度改革的消息,总是传播的很快,毕竟商人总是每个时代嗅觉最为灵敏的一个阶层。
赵宋朝廷与吴越人年初秘密协议瓜分了荆湖与淮南之后,也逐渐进入了休整期,军队建设首次从建隆元年以来无日不战的紧绷状态松弛下来,进入重整编制、扩充后备兵的阶段。而国家机器的首要重心,也倾斜到了稳定地方、重建战乱后打得一团烂泥一般户口几乎流失殆尽的山东、淮北。
经济建设方面,赵宋的主要精力除了让流民重新安顿下来恢复生产之外,重头就是由朝廷组织,重建齐鲁沿海的海盐盐场,恢复朝廷的盐业自产能力。吴越人在平湖晒制雪盐的生产工艺也持续了十二三年了,以这个时代的信息闭塞程度,和北朝孱弱到几乎不存在的航海能力,虽然平湖盐场生产的个中细节不可能彻底流出,不过仅仅是一个“依靠日光晒海水降低直接熬煮海水所耗燃料”的先进意识还是已经逐步扩散了。
山东沿海的海滩缺乏纯净的沙滩,众多细碎的入海河流,让周边地貌更多以泥淖混杂的滩涂姿态存在,至于珊瑚砂底子的沿海地貌更是不可能找得到。再加上山东靠北,日照强度不如热带的平湖,又不像平湖那样几乎全年都干燥不已,所以绝对依靠日晒来生产食盐肯定是不可能的。赵匡胤让宋廷工部、户部的官吏反复督导,寻访民间盐匠,最终在开宝元年也只实验出了一种比之后周朝时消耗木柴数量大约可以俭省三分之二的生产方式,即让海水晒成脱水三分之二、含盐量大约10%的浓卤,然后再大锅煮卤制盐。虽然比吴越人成本还是要高很多,而且泥沙杂质去除不纯,质量不佳,但是比起后汉后周两朝时的制盐工艺还是有了很大进步的。
除了盐业,第二个重头便是铁业。赵宋用行政命令由官府组织每个州都重建足够多的冶铁作坊,确保铁器锻冶的产能。同时对于直接在赵宋境内低价倾销已经制成农具、菜刀、铁锅等吴越国产的成品铁器的,官府也会严加监视,若是有利用低价冲垮本地铁器作坊的嫌疑的,便会遭到管制与处罚——至于从吴越进口优质兵器直接出售的,赵宋朝廷倒是来者不拒,乐见其成,可惜吴越人显然没有让成品兵器和优质钢材制品通过商贸渠道流出的打算。
正在宋廷变着法儿恢复国家财力和物资产能的时候,传来了吴越人发行纸质抵税债券、并且规定以抵税债券作为吴越国内采购官产雪盐的唯一货币的消息。这对
对于赵宋朝廷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朝中几个嗅觉灵敏的高级官僚乃至司掌户部的人纷纷嗅到了这套法子的可效法之处——相比于吴越,北宋可是缺钱问题严重得多。国家除了依靠农业税、盐税这些传统税收收入之外,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那些类似于吴越的国营产业,也没有海贸之利。如果印一些纸就可以当钱用的话,岂不是空手套白狼?
为了这,赵匡胤先找了陶谷、冯道、卢多逊等数位臣商讨效法纸币的办法,可惜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对于真正与民争利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