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容易理解。
因此这本书前面的文段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看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段落后,扶苏便指了指这句话:
“老师,这句话,在儒家学派内部一直有两种解读方式。”
“其中一种是在强调要延续传承,一种则是说没有子嗣才是最大的不孝。”
“这句话,应当没有考校人才的能力吧?”
听到扶苏的话。
姜承奕并不意外地点了点头。
这是《孟子·离娄上》的内容。
一直到现代,都还在被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所误解。
他淡淡道:
“三为虚数,而前文已经讲过几种不孝之举,比如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不仕不养父母、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无后既然为最大的不孝,那便一定不在这些并列的不孝之举当中,也就不会和前文所提到过的不娶无子相同。”
“因此这个无后,就一定不是字面之上的没有后代之意,因此还是在强调要将祖辈的传承延续下去的。”
“比如胡亥让大秦二世而亡,就是无后!”
“因此,若是解释通顺,可以选拔出能找准自己位置,责任感强的士人!”
姜承奕先是解释,随后又是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让扶苏瞬间就明白了这句话原本的意思。
此刻。
他看向姜承奕的眼神中已经尽是狂热的崇拜!
说到底。
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崇尚学问的儒生。
姜承奕给他讲过那么多能让大秦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他觉得那都是姜承奕作为谪仙人理所应当能有的才干。
所给他带来的震撼。
也完全没有现在一语便讲清一句当世大儒都无法可解的疑难杂句。
所带来的震撼要大!
他觉得姜承奕不只是谪仙人。
还是贬谪凡间的文曲仙人!
不然怎么能对儒家的典籍都如此通晓?
而姜承奕也不知道扶苏的想法,只是继续做着批注。
不过除了那句最为难以理解的“无后为大”之外。
《孟子》当中的多数语论都是通俗易懂的。
倒是也不用让姜承奕详细解释。
因此姜承奕很快便做完了这本书的批注。
而后续的几本书中,姜承奕也都完美给出了每一个晦涩难懂的句子解释。
让扶苏宛如醍醐灌顶。
甚至因为姜承奕在注释的时候还会给他讲一讲要如何正确理解这些话。
他还对某些话语做出了新的理解。
可谓是诏狱悟道。
更上一层楼了。
他现在觉得,自己这个老师认的真赚!
淳于越那样的大儒费尽心力,也只能教给他一些最基础的学问和理解。
但姜承奕这几句话就让他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可以说,是成为了一名当之无愧的当代大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