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十九章 南京城的小人物

第十九章 南京城的小人物(1 / 3)

电影开场。

《1937》集中在两个人物,印刷工人陆大川和学徒工陆水生两兄弟的生死存亡。

有群像,但是全部融合在主线之内,主要讲述两个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视角,在大屠杀中如何逃亡,没有过多剧情向的炫技。

依然是沈三通的风格,简单便于理解。

书面下的线条,到底有多少,交给观众自己去体会。

南京。

1937年,11月,深秋。

秋雨淅淅沥沥的落下,太平南路仁和印刷社里。

空袭警报时印刷机卡顿,24岁的陆大川修理好老式印刷机踏板,继续印制婚宴请柬。

15岁的弟弟陆水生蹲在铅字架前,用紫金山的枫叶当书签,原本金色的枫叶被战火熏成了焦褐色。

穿长衫的账房先生老周冲进来,提醒道:“快收《金陵晚报》号外!蒋委员长说要死守南京!”

陆大川盯着替米铺老板儿子代印的定制件,刚印好的婚宴请柬,红油墨在请柬上洇成血滴状。

米铺老板儿子过来催货:“明天必须送到!”

弟弟陆水生发现请柬日期是12月12日,正是守军说能守住的日子。

巷口卖板鸭的老秦头咳嗽着说:“川娃子,帮我印几份认字图,孙子要开蒙了。”

当夜。

陆大川把两袋面粉换成盐,说:“子弹会缺,盐永远有用。”

剧情围绕着兄弟俩的生活,着重刻画兵临城下普通人的生活。

日军侵略的消息他们老早就听说了,看着城市一个接一个的沦陷,陆大川心里焦急不已。

同事劝他不要太担心,说:“南京可是首都,国民政府在这儿,不会出事的。”

11月20日。

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让南京城再度蒙上了一层阴霾。

政府官员、富商,权贵阶层自11月起通过铁路、轮船撤离。

但普通人依然要生活,为自己的三餐忙碌,陆大川兄弟也是如此。

他们也想走,但是却无法离开。

按照南京特别市政府1936年《印刷业工资指导标准》,印刷工陆大川月薪为12元法币。

作为学徒的弟弟陆水生月薪更低,按照金陵印书馆1937年账册记录,只有2元津贴。

兄弟合计月收入14元。

1937年8月前的正常时期,沪宁铁路三等座,南京到上海1.8元,招商局江轮统舱,南京到武汉3.2元

日寇来袭,,各项费用暴涨,交通费也不例外。

从1937年11月开始,按照11月15日《新民报》显示,广告铁路票飙升十倍有余,黑市价20元,能不能买到全靠运气。

轮船票,按照英国怡和洋行11月20日价目表,统舱35元。

黄包车出城费需要每人8元。

南京毕竟是大城市,迁都前是都城,居住成本自然很高。

南京赚钱南京花,一分也别想带走。

兄弟俩必要开支,房租要3元,战前米价每斤0.

最新小说: 1979戏梦人生 活着:我成了地主家儿子徐福贵 猫猫我撩完就跑,顶级大佬追着哄 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高武,我在慢慢变强 我们全家都能听到堂姐心声 灼骨燃尽重生 三年婚姻守空房,我独美你发疯 三年婚姻冷待,葬礼上渣夫红眼下跪 七零娇小姐随军,惊艳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