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171章 抡才大典,笔削褒贬

第171章 抡才大典,笔削褒贬(4 / 10)

;自五日前皇帝经学宗师的身份一出,考生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有着宗师水准的皇帝,还会不会放任礼部与读卷官们拟定位次?

    退一步说,考生假定皇帝插手,那么没有文集的皇帝,考生又怎么窥探其治政倾向?

    再退一步说,皇帝插手的范围又能有多大?是一言而决,还是折衷众论?是一甲三人,还是四百余人全部亲自过目?

    正因这些场外因素。

    决定了殿试非常讲出身的一大特点。

    姑且抛开教育水准与家世带来的眼界不同,只说五日前亲眼见过皇帝辩经的人,对皇帝的认识程度,就根本不是这一月里闭门造车的贡生所能比的。

    孙继皋早就对辩经当日的皇帝,做了复盘。

    他此时坐在桌案前,只思索片刻,便立刻落笔倾泻而出。

    “臣对,钦惟皇帝陛下以圣神之德,膺历数之归,至诚飨帝,恭己临民;天下臣庶,孰不翘首而观,拭目而望,以冀沾维新之化……”

    策论的每个字,都很重要。

    国初定制,策论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有着明令字数下限的同时,又被篇幅决定了字数上限。

    所以孙继皋上来便将开头例行的赞颂皇帝,以及其文章主旨,合二为一。

    一句“维新之化”,就将其对皇帝的了解,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在维新的基础上,开始展开论述“务本重农”之关键。

    与此同时。

    李坤则是静坐好半晌,都未动笔。

    不为其他,只是在回忆当日辩经时,皇帝的言行举止。

    那日他见得皇帝出席,才后知后觉,为何有人特意请他前去观礼。

    虽然不知道是谁这样神通广大,又愿意大发慈悲。

    但他既然已经踩中了机缘,那么将这机缘发挥在殿试之中,便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至于还债?日后再说罢。

  

最新小说: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晋末长剑 王猛传奇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在大明开超市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升龙 白月光破棺而出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