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放在相册里,现在还能看到。晓雅去年也回曲靖了,我们还常说起您,说您拍的大头贴最好看。”
他眼睛一亮,拍立得又 “咔嚓” 响了一声,这次拍的是我和小丢 —— 背景是初中时的我和晓雅,正对着镜头挤眉弄眼,手里举着刚拍好的大头贴。“真好,你们还记着我。” 他的声音有点哽咽,“我以前总说,要把照相馆开一辈子,给寥廓路的年轻人拍更多照片,结果……”
“赵叔叔,您看,” 我掏出手机,打开相册,里面存着我和晓雅初中时拍的大头贴,“这些都是您拍的,您看这张,我和晓雅戴着兔子耳朵,还有这张,我们比着剪刀手,都是您帮我们选的边框。”
他凑过来看,虽然碰不到手机,眼睛却亮得像星星:“记得,这张是晓雅生日那天拍的,她还带了蛋糕来,我们一起吃了;这张是你们中考前拍的,说要考同一所高中……”
我们站在奶茶店门口,聊了很久 —— 聊他以前拍过的顾客,聊寥廓路的变化,聊我和晓雅的近况。小丢拿着赵叔叔拍的拍立得,蹦蹦跳跳地说 “叔叔拍得真好看”,赵叔叔笑得更开心了,身影也清晰了不少。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赵叔叔看了看天,说:“我该走了,能看到你们还留着那些照片,我就放心了。” 他举起拍立得,又给我和小丢拍了一张,“这张你们留着,就当是我给你们拍的纪念。”
照片飘到我手里,背景是现在的寥廓路,天上飘着晚霞,赵叔叔的身影在照片里,笑得特别灿烂。我抬头再看,他已经没了,只有奶茶店门口的风铃在 “叮铃铃” 响,像他在跟我们道别。
后来我把赵叔叔拍的拍立得放在相册里,和我初中时的大头贴放在一起。每次翻相册,看到那些照片,我都会想起那个穿花衬衫的年轻人,想起他手里的拍立得,想起他说 “要给寥廓路的年轻人拍更多照片”—— 这样的 “鬼”,怎么会让人害怕呢?他只是个惦记着照片、惦记着回忆的怀旧人罢了。
第十四章 蒸饵丝店的 “食客鬼”:2023 年的冬至
2023 年我 31 岁,小丢 5 岁了,已经上幼儿园了。那年冬至,曲靖特别冷,刮着刺骨的风,张记蒸饵丝店却格外热闹 —— 大家都来吃热乎乎的蒸饵丝,说冬至吃饵丝,来年顺顺利利。
张记蒸饵丝店有个老顾客,姓郑,我们都叫他郑爷爷 —— 郑爷爷是个退休教师,以前每天早上都来吃蒸饵丝,要加双份肉酱,还要配一碗稀豆粉。他在 2020 年冬天去世了,走的时候 82 岁,小张哥说,郑爷爷最后一次来吃蒸饵丝,还跟他说 “明年冬至,我还来吃你的蒸饵丝”。
那年冬至的早上,我带着小丢来张记吃蒸饵丝,刚走进店里,就看到郑爷爷常坐的靠窗位置上,坐着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 ——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筷子,面前摆着一碗空的饵丝碗,正对着空气说 “小张,再加点肉酱”。
我一眼就认出是郑爷爷 —— 他的中山装是透明的,能看到后面的窗户,筷子也没碰到碗,只是在半空比划着。小张哥站在柜台后,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勺子,好像在给空碗加肉酱:“郑爷爷,您慢吃,肉酱管够。”
我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