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法律什么时候开始审判“常理”了?
【追风少年:然后,她调取了监控,说我的手机屏幕,虽然没有对着那位女士的裙底,但是距离很近。】
【追风少年:她的原话是,我的行为,‘具备了拍摄隐私部位的客观条件’。】
具备了客观条件。
林默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几个字。
厨房里有刀,所以具备了杀人的客观条件?
这逻辑,无懈可击。
【追风少年:最后,法官做出了总结。】
【追风少年:她说,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我真的拍了,但我的行为,已经足以引起那位女士的‘恐慌和焦虑’,对她的‘人格尊严’造成了侵害。】
【追风少年:所以,认定我的行为,构成对她的侵权。】
【追风少年:判决我,必须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她进行书面赔礼道歉。】
一大段文字,戛然而止。
整个对话框,陷入了死寂。
林默,也沉默了。
他没有再打字。
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段判决逻辑的复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仿佛在欣赏一篇旷世奇文。
荒谬。
离奇。
完美。
他那颗因为解决了许倩倩案子而陷入贤者模式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了。
这不是在办案。
这是在挑衅。
是对整个法律体系,对所有法律从业者,最赤裸裸的挑衅。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追风少年】发来的新消息,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追风少年:林律师,您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