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寒假的“社会实践”
腊月的风裹着碎霜,刮在脸上像细沙蹭过。林晓雨缩在羽绒服里,怀里抱着卷得方方正正的红宣纸,纸边还沾着点金粉——那是她前一晚熬夜写的春联,字是跟着爷爷练的柳体,横平竖直里透着点生涩,却被她用塑料封袋装得格外仔细。
“晓雨,等等我!”苏晴从后面跑过来,帆布包里塞得鼓鼓囊囊,拉链都快拉不上了,“我妈早上现蒸的枣糕,还热着呢,奶奶们肯定爱吃!”她献宝似的把包凑过来,透过透明的保鲜盒,能看到枣糕上嵌着的蜜枣,红得发亮。
两人站在公交站台上,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得飞快。远处的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上“关爱老人,温暖新春”的标语被霜气蒙得有点模糊。晓雨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昨晚查的“陪老人聊天注意事项”:别问“子女怎么不来看你”,多听少说,记得夸老人的手艺……这些字她看了好几遍,连标点都记在了心里。
养老院在城郊,下车后还要走一段窄路。路边的杨树枝桠光秃秃的,枝头上挂着的红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晃,灯笼穗子上的霜粒落在地上,踩上去“咯吱”响。晓雨看着怀里的春联,突然有点紧张——这是她第一次做社会实践,之前只在作文里写过“关爱老人”,真要面对那些可能沉默寡言的爷爷奶奶,她怕自己连话都说不圆。
“别紧张,”苏晴看出她的局促,用胳膊肘碰了碰她,“我上次跟我妈来送过衣服,爷爷奶奶都特别好,就是有时候没人说话,有点闷。”她指着前面那栋红砖墙的小楼,“你看,那就是养老院,院长说今天让我们陪张奶奶,她平时不爱出门,就喜欢在屋里坐着。”
推开养老院的大门,暖融融的气息裹着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大厅里摆着台旧空调,出风口“嗡嗡”地吹着热风,墙上贴着几幅孩子画的年画,颜色鲜亮得晃眼。院长是个头发花白的阿姨,手里拿着个登记本,看见她们进来,眼睛一下子亮了:“可算来了!张奶奶在二楼203房,你们去的时候轻点儿,她早上可能没睡好。”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