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于昱。操叹息。
昱献计:使人赚徐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庶,则徐庶必至矣。
操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并厚待之。
曹操烦徐庶老母作书,唤徐庶回许都。
徐母戳穿曹操的谎言,取石砚打曹操。
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
程昱急止之,向操言明:操若杀之,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且留得徐母在,昱自有计赚徐庶至此,以辅曹操(活物永远比死物更有价值)。
操然昱言,遂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
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问“单福”行幕。
徐庶览毕,泪如泉涌(用感性感受生活,用理性思考人生 !)。
徐庶持书来见刘备言明原委,刘备闻言大哭。
徐庶便拜谢,欲行,刘备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孙乾密向刘备进言:徐庶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备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备危矣。刘备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徐庶不去,必斩徐母。徐庶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用之,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杀之——王霸之道)。
刘备不同意,认为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尊严是做人的底线,原则是立世的根基,人可以没有梦想,但不可以没有立场。)
刘备请徐庶饮酒,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四、身离心不离
临别,徐庶又嘱咐诸将忠保刘备,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
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刘备以鞭指欲尽伐此处树木,因阻刘备望徐庶之目也。(以情动人,以行带人; 以智教人,以德育人)
徐庶拍马而回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介绍了诸葛亮的身世: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自号为卧龙先生。
刘备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徐庶既别刘备,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孔明知徐庶来意,言:徐庶以孔明为享祭之牺牲乎!(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将心比心)说罢,拂袖而入。
庶羞惭而退,上马趱程,赴许昌见母。
预知后事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高人
一、为义身死
徐庶趱程赴许昌,入相府拜见曹操,急往见徐母,泣拜于堂下。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大骂:徐庶弃明投暗,自取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