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今炎天,毒聚泸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饮此水,其人必死。若要渡时,须待夜静水冷,毒气不起,饱食渡之,方可无事。
诸葛亮遂令土人引路,又选精壮军五六百,随着马岱,来到泸水沙口,扎起木筏,半夜渡水,岱领着二千壮军,令土人引路,径取蛮洞运粮总路口夹山峪而来。
那夹山峪,两下是山,中间一条路,止容一人一马而过,马岱占了夹山峪,分拨军士,立起寨栅。
洞蛮不知,正解粮到,被岱前后截住,夺粮百余车,蛮人报入孟获大寨中。
孟获在寨中,终日饮酒取乐,不理军务(不务正业,愚昧人抱着手吃自己的肉),谓众酋长言:获若与诸葛亮对敌,必中奸计。今靠泸水之险,深沟高垒以待之,蜀人受不过酷热,必然退走。那时获与众酋长随后击之,便可擒诸葛亮也。言讫,呵呵大笑。
班内一酋长言:沙口水浅,倘蜀兵透漏过来,深为利害,当分军守把。获笑言:获正要蜀兵来渡此水,渡则必死于水中矣。
酋长又言:倘有土人说与夜渡之法,当复何如?获言:获境内之人,安肯助敌人耶?(自大——自取灭亡之先兆也!)
正言之间,报蜀兵不知多少,暗渡泸水,绝断了夹山粮道,打着“平北将军马岱”旗号。
获笑言:量此小辈,何足道哉!即遣副将忙牙长,引三千兵投夹山峪来。
马岱望见蛮兵已到,遂将二千军摆在山前。
两阵对圆,忙牙长出马,与马岱交锋,只一合,被岱一刀,斩于马下,蛮兵大败走回,来见孟获,细言其事。
获唤诸将问:谁敢去敌马岱?言未毕,董荼那出言:其愿往。
孟获大喜,遂与三千兵而去。
获又恐有人再渡泸水,即遣阿会喃引三千兵,去守把沙口。
董荼那引蛮兵到了夹山峪下寨,马岱引兵来迎,部内军有认得是董荼那,说与马岱如此如此。
岱纵马向前大骂言:亮饶汝性命,今又背反,岂不自羞!
董荼那满面惭愧,无言可答,不战而退,马岱掩杀一阵而回。
董荼那回见孟获言:马岱英雄,抵敌不住。
获大怒言:获知董原受诸葛亮之恩,今故不战而退,正是卖阵之计!(此言不差,明白人!)喝教推出斩了。
众酋长再三哀告,方才免死,叱武士将董荼那打了一百大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放归本寨。
诸多酋长皆来告董荼那言:众酋长虽居蛮方,今因孟获势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想诸葛亮神机莫测,况众酋长皆受亮活命之恩,无可为报。今欲舍一死命,杀孟获去投诸葛亮,以免洞中百姓涂炭之苦。
董荼那问:未知众酋长心下若何?内有原蒙诸葛亮放回的人,一齐同声应言:愿往!(人心齐,泰山移)
董荼那手执钢刀,引百余人,直奔大寨而来,时孟获大醉于帐中(战况不佳,竟大醉不醒,当死也!)。
董荼那引众人持刀而入,帐下有两将侍立,董荼那以刀指言:两将亦受诸葛丞相活命之恩,宜当报效。
二将言:不须董下手,二将当生擒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