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若诸葛亮亲自在街亭排兵布阵,街亭能不失否?)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
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言:懿若有命,不来围山!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言:乃马良之弟马谡也。
懿笑言: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诸葛亮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
探马报言: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懿乃命张郃引一军,当住王平来路。
又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
当夜调度已定,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
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看时,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
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军将无胆,安可胜敌?),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精兵耶?),无一人敢动(若令行军动,可胜否?)。
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
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
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王平见魏兵到,引军杀来,正遇张郃,战有数十余合,平力穷势孤,只得退去。
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上午8点左右至下午6点左右。),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
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
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背后张郃引兵追来,赶到三十余里,魏延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郃回军便走。
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赶到五十余里,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张郃复来,三路兵合在一处。
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正危急间,王平一彪军杀入。
延大喜言:延得生矣!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二将慌忙奔回寨时,营中皆是魏兵旌旗,申耽、申仪从营中杀出。
王平、魏延径奔列柳城,来投高翔,高翔闻知街亭有失,尽起列柳城之兵,前来救应,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
高翔言:不如今晚去劫魏寨,再复街亭。当时三人在山坡下商议已定。
待天色将晚,兵分三路。
魏延引兵先进,径到街亭,不见一人,未敢轻进,且伏在路口等候,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在何处。
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一声炮响,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
二人往来冲突,不得脱身,王平一彪军杀入(能两救魏延等人,为何救不得马谡?),救了高、魏二人,径奔列柳城来。
比及奔到城下时,城边早有魏都督郭淮一军杀到。
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