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诸葛亮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言: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翔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双保险!)。
高翔引兵而去。
诸葛亮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明知不敌,派其何用?),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
延言:延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延于安闲之地?
诸葛亮言:今令延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传言:诸葛亮行军打仗太过小心——守城有余,进攻不足!)
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诸葛亮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分付:云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魏心(扰敌之计也!)。亮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若得郿城,长安可破矣。
二人受命而去。
诸葛亮令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
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
马谡笑言: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言: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
谡言: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
平言: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言: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谡教他片甲不回!
平言: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蜀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谡言: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蜀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谡素读兵书,亮诸事尚问于谡,平奈何相阻耶!
平言:若谡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平,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
山中居民,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军到,“欲辞去”何意?)
马谡言:与平五千兵自去下寨(无奈之举!传言:街亭地形实不易守,马谡兵力又少,在山上屯军也是无奈之举;若在山下屯军更易失守!)。待谡破了魏兵,到亮面前须分不得功!(传言:马谡知道诸葛亮打不赢司马懿,自愿替诸葛亮顶罪,以报诸葛亮知遇之恩!)
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诸葛亮,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
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言:街亭有兵守把。
懿叹言:诸葛亮真乃神人,懿不如也!(传言:司马懿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诸葛亮,但为了保命才故意装作勉强战平诸葛亮。)
昭笑问:懿何故自堕志气耶?昭料街亭易取。
懿问:昭安敢出此大言?昭言:昭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
懿大喜言: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