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遂分兵已毕。
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诸葛亮密令人哨探,见魏兵半路而歇,是夜,诸葛亮唤众将商议: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众将须以一当十,亮以伏兵截魏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让魏延送死乎?)。
延低头不语(魏延不傻!),王平出言:平愿当之。
诸葛亮问:若有失,如何?平言:愿当军令。
诸葛亮叹言: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虽然如此,奈魏兵分两枝前后而来,断亮伏兵在中;平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言未毕,张翼出言:翼愿往!
诸葛亮言: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翼非敌手。翼言:若有失事,愿献首于帐下。
诸葛亮言:翼既敢去,可与王平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只待魏兵赶上,任魏兵过尽,翼等却引伏兵从后掩杀。若司马懿随后赶来,却分兵两头:张翼引一军当住后队,王平引一军截其前队,两军须要死战,亮自有别计相助。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诸葛亮又唤姜维、廖化分付:与维二人一个锦囊,引三千精兵,伏于前山之上。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十分危急,不必去救,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又令吴班、吴懿、马忠、张嶷四将,附耳分付:如来日魏兵到,且战且走,只看关兴引兵来掠阵之时,班等便回军赶杀,亮自有兵接应。
四将受计引兵而去。
又唤关兴分付:兴引五千精兵,伏于山谷;只看山上红旗飐动,却引兵杀出。
兴受计引兵而去。
张郃、戴陵领兵前来,骤如风雨,马忠、张嶷、吴懿、吴班四将接着,出马交锋。
张郃大怒,驱兵追杀,蜀兵且战且走,魏兵追赶约有二十余里,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
诸葛亮在山上把红旗一招,关兴引兵杀出,马忠等四将,一齐引兵掩杀回来。
张郃、戴陵死战不退,两路军杀出,乃王平、张翼也,各奋勇追杀,截魏后路。
郃大叫众将言:众将到此,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魏兵奋力冲突,不得脱身。
司马懿自领精兵杀到,懿指挥众将,把王平、张翼围在垓心。
翼大呼言:亮真神人也!计已算定,必有良谋,翼等当决一死战!即分兵两路:平引一军截住张郃、戴陵,翼引一军力当司马懿。
两头死战,叫杀连天。
姜维、廖化在山上探望,见魏兵势大,蜀兵力危,渐渐抵当不住。
维、化二人拆开锦囊视之,内书云:若司马懿兵来围王平、张翼至急,维二人可分兵两枝,竟袭司马懿之营;懿必急退,维可乘乱攻之,营虽不得,可获全胜。
二人大喜,即分兵两路,径袭司马懿营中而去。
司马懿亦恐中诸葛亮之计,沿途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