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蜀战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此吕蒙取荆州之计也。遂传令今后凡有擒到蜀兵,俱当善遣之,仍重赏有功将吏,诸将皆听令而去。
诸葛亮令高翔佯作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内,夏侯惠等,不时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
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
一日,又擒到蜀兵数十人,懿唤至帐下问:诸葛亮今在何处?
众告言: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今每日运粮屯于上方谷。
懿备细问了,即将众人放去;乃唤诸将分付:诸葛亮在上方谷安营,诸将于明日,可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懿自引兵来接应。
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
司马师问:懿何故反欲攻亮后?
懿言:祁山乃蜀人之根本,若见懿兵攻之,各营必尽来救;懿却取上方谷烧亮粮草,使亮首尾不接:必大败也。
司马师拜服。
懿即发兵起行,令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
诸葛亮正在山上,望见魏兵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必来取祁山大寨,乃密传令众将:若司马懿自来,众将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
众将各各听令。
魏兵皆奔祁山寨来,蜀兵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
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寨,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来。
魏延在谷口,纵马向前视之,正是司马懿。
延大喝言: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
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
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
魏延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
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
懿言: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
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
懿心疑,谓二子言: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
言未已,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火势冲天。
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言:懿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
正哭之间,忽然骤雨倾盆(传言:以上方谷地形便可知:其区域极易形成暴雨天气。枉诸葛亮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如此常识都不知晓,也有人说是因为诸葛亮急于取胜而忽视了此等常识!)。
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
司马懿大喜言: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
马岱军少,不敢追赶,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
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
懿烧断浮桥,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