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则全心投入农事。
二人同住苏家小院,白日各自忙碌,晚间常共坐灯下研读医书,探讨方剂。
白瑾对苏月的医道见解深为佩服,而苏月亦从白瑾处系统知悉此间医药体系,相处颇为融洽默契。
开春后,万物生。
苏月将精选的高产稻种麦种,分播于自家田地及白瑾所提供的良田之中,带着陆家遣来的可靠仆役,悉心照料,未敢有半分懈怠。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李轩已借柳贵妃侄女柳宁姻缘,顺利留任吏部京官,还得赠一处宽敞宅院。
李林氏对这位出身“显赫”
的儿媳极尽逢迎巴结。
随李轩一同进京的表妹林九娘,原存着给表兄为妾之心,今却成了柳宁的眼中钉。
柳宁几番欲将林九娘遣返故里,皆因李林氏苦求而作罢。
林九娘惧被驱赶,竟一时糊涂,试图引诱李轩造成事实,却被柳宁当场撞破。
柳宁勃然震怒,立时狠狠掌掴林九娘,并厉声诘问李林氏。
李林氏为保儿子前程,只得忍痛提议,让林九娘签下卖身契,充作低贱通房。
柳宁冷笑离去。
次日,李轩便在衙门遭上司严词警告。
他惊惧之下,只得听从母劝,逼迫林九娘签下死契。
自此,林九娘从表小姐沦为了任打任骂的奴仆,受尽柳宁折辱虐待,苦不堪言。
李轩虽偶有不忍,但忌惮柳家权势,只得视若无睹。
李
林氏更是常劝其隐忍,以图将来。
春夏交替,风雨调和。
在苏月的悉心管理和众人勤勉劳作下,新一季稻麦长势极佳,穗实低垂,远非寻常庄稼可比。
收割之日,周知县甚至提前得白瑾消息,亲至田边等候。
待金黄稻谷与饱满麦粒尽数归仓,经仔细称量,所得数目令见多识广的周知县也激动得双手微颤——稻米亩产竟达八百一十三斤,麦子亦高达七百八十六斤!
这几乎是当下寻常沃田亩产的四倍有余!
周知县原本是看在白国公府与周家情分才行方便,万未料到竟真能亲见如此丰绩!
他不敢延误,立即返回县衙,挥毫疾书,写下辞情恳切、数据详实的奏章,并将精选的稻穗麦穗装入锦匣,一同遣快马加急直送京城。
他特嘱心腹,务必将奏章通过伯父户部尚书周文彦之途径,直达天听。
奏章与锦匣迅即呈至景和帝御案。
正值各地频传饥荒讯息,景和帝为此深为忧烦。
骤见这亩产八百余斤的奏报及那颗粒硕大、远胜平常的稻麦样本,他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起巨大欣喜!
若天下田亩皆能产出如此丰硕食粮,何愁百姓不丰足,国家不安泰?
何惧饥饿之忧?他仿佛目睹海内升平、仓廪盈实的盛世图景!
激动之下,景和帝即刻下旨:命清源县周知县遣得力人手,护送高产粮种及培育者立即进京!
朕要亲自垂询详情,并予以重赏!
圣旨抵达清源县,苏家顿时忙碌起来。
苏月与父母迅整理行装。
白瑾则快安顿药铺事宜,并再次送信回白家。
很快,一行人便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