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夏末的青海湖还泛著粼粼波光,肖镇特意暂放手中繁杂事务,驾驶小机船载著小勛和小鱼儿驶入这片湛蓝。
五分钟的电耙子捕捞时光,对於青海湖而言不过是微澜轻漾,可对於两个孩子却是新奇无比的冒险。
小勛兴奋地探著身子帮忙,小鱼儿则在一旁欢呼雀跃。
將收穫的鱼小心装进位冷箱,葛喻熟练地驾驶著小箱货驶向西北理工的食堂,为师生们送去新鲜美味。
肖镇则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的欢乐时光中。
小勛和小鱼儿第一次骑上小马驹,起初还紧张得紧紧抓住韁绳,在肖镇的耐心引导下,慢慢放鬆下来,感受著马背起伏间的律动。
然而,骑行结束后,俩孩子稚嫩的大腿內侧都被磨得通红。
原本计划好的骑自行车游青海湖,也因这意外状况无奈取消。
夜幕降临,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餐,孩子们嘰嘰喳喳分享著一天的趣事,笑声在屋子里迴荡。
饭后,肖镇轻轻將小勛抱到床上,小心翼翼地打开药膏,轻声安慰:“忍一忍,马上就不疼了。”
可药膏刚接触皮肤,小勛便疼得齜牙咧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强装镇定说“爸爸,我不疼”。
隔壁房间,官文珍也在温柔地给小鱼儿处理伤口,一边处理一边忍不住数落肖镇:“你呀,带孩子也太毛躁了,就不能多注意点”
肖镇听著秦明家的霸王的责怪声,心里满是愧疚与温暖。
9月1日,碧空如洗。孩子们在官文珍的悉心照料下,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航班。
望著飞机渐渐消失在云层中,肖镇心中满是不舍。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夜幕已深,肖镇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第一时间拨通了李小云的电话。
“小云,人都接到了吗”肖镇语气中带著关切与期待。
“接到了,对了,华清出版社黄社长上门来取走了两孩子写的和画的,他们这么小,能出版”李小云的声音里满是疑惑与担忧。
肖镇嘴角微微上扬,问道:“那老黄看了手稿是激动还是很为难的表情嘛”
电话那头传来李小云欣喜的声音:“倒是挺激动的哈,我儿子闺女真是天才!”
肖镇听著妻子的话,心中满是自豪,笑著与妻子又聊了会儿孩子的趣事,才掛断电话。
殊不知,此时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即將席捲科学界与文学界。
1975年10月,《科学》学术期刊重磅推出肖镇撰写的学术论文《高分子材料探索》。
当这本期刊摆上各国科研机构、大学图书馆的书架时,一场震动全球科学界的风暴轰然爆发。
在美利坚,《纽约时报》以醒目的头版报导:“来自东方的科研新星——肖镇,他在《高分子材料探索》中提出的全新理论,或將彻底改写材料科学的未来走向。
其创新性的分子结构设想与合成路径,为高分子材料领域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
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教授们爭相传阅论文,展开激烈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