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系主任詹森教授在接受媒体採访时难掩激动:“肖镇的研究成果,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发现,它將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研究方向,开闢全新的研究道路。”
在欧洲,英国《自然》杂誌专门刊发评论文章:“肖镇的论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精准命中高分子材料研究的核心难题。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科研智慧,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迅速组织科研团队,按照论文中的方法展开实验验证。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科研人员更是通过越洋电话,试图与肖镇取得联繫,希望能展开合作研究。
苏联科学界同样被这篇论文震撼。《真理报》以“东方智慧闪耀科学界”为题,报导了肖镇的研究成果。
苏联科学院紧急召开学术研討会,眾多院士、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討论文中的创新点。
一位资深院士感慨道:“肖镇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蕴含著巨大的应用潜力,或许会在国防、工业等领域引发一场新的变革。”
而在国內,各大科研院所、高校掀起了研究热潮。《群眾日报》在科学版面用大篇幅报导:“西北理工大学新材料研究所与春城理工大学肖镇教授的《高分子材料探索》,是我国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彰显了我国科研人员的卓越智慧与创新能力,为我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抢占国际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內眾多材料生產厂纷纷与西北理工大学取得联繫,希望能將论文中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生產力。
与此同时,小勛创作的歷史散文《西行游记》在国內图书市场引发抢购热潮。
华清出版社原本对一个孩子的作品並未抱太大期望,只是出於对肖镇的尊重和对孩子的鼓励才决定出版。
可当书籍上市后,情况却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书店里,排起了长长的购书队伍。
读者们翻阅著书中稚嫩却充满灵气的文字,仿佛跟隨小勛的笔触踏上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西行之路。
有读者感慨:“很难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孩子之手,文字间对歷史故事的理解与感悟,让人惊嘆。”
各大媒体爭相报导这部作品。《光明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西行游记》以独特的儿童视角,重新詮释了古老的西行歷史,为儿童文学创作开闢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小勛用他纯真的心灵和丰富的想像力,让歷史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出版社紧急加印书籍,可依旧供不应求。
许多家长將这本书作为孩子学习歷史、培养文学兴趣的启蒙读物。
学校的老师们也將其引入课堂,组织学生们一起阅读、討论。
小勛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在国內文学界和教育界广为人知。
远在西北的肖镇,看著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导,既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认可而欣慰,更为孩子的才华得以展现而骄傲。
他知道,属於他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