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休。
反而,因为昔日的战斗荣光。
在新的主子面前,光环和福禄依旧。
这样的人,靠的是什么,无非是实力罢了。
生于乱世,没有必要哀伤。
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多的是机会。
比如,那个机会主义者李斯。
从万万千的公务员之中辞职,攀爬到一人之下。
若不是乱世,他一个平民子嗣,半点机会都不可能有。
所以,但凡是枭雄,都喜欢乱世。
曹操,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洪承畴的际遇和李斯、曹操等人不同。
他的人生选择,让他被后人扣上“不忠”的帽子。
如果,为了一个“忠”字,而葬送了全家族。
这样的忠烈,未免有些惨烈了点。
一个濒临破灭的国家,一个俘虏的脑袋是扛不起来的。
与其死的毫无价值,不如好好的活下去。
东家不在西家在,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讲道德的话,那去学堂做教书先生得了。
洪承畴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完)
4.胡宗宪:戎马倥偬缉盗,披荆斩浪为钱
大海,是胡宗宪的战场。
无论多么厉害的海盗,在他眼里都是倭寇。
倭寇嘛,就是一群海上的乌合之众。
对付倭寇,就要发挥土着的力量。
但凡有发现蛛丝马迹者,赏金银珠玉。
由参加剿匪,并拔得头筹者,更加官进爵。
海盗如同墨鱼籽,年年繁衍不息。
所以,不要指望一次性就能解决掉的。
再说了,一次性解决了,那不得全员下岗么。
建立剿倭队伍,才是在正确道路上做的正确事情。
有队伍,声势起来了,领导才有政治资本。
有队伍,军费提高了,领导才有利润可图。
有队伍,制度健全了,领导才能青史留名。
总得说来,建立剿倭队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除了队伍,还需要一个人给队伍祭旗。
胡宗宪的目标,是人称“五峰上人”的海盗头子汪直。
汪直曾是胡宗宪的部下,因为擅长做贸易辞职下海。
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成为走私贩卖的一把好手。
没几年,就买了个海岛,成为一方的霸主。
胡宗宪杀汪直,除了汪直是名走私犯。
更重要的是,汪直有钱,是一只养肥了的海猪。(完)
5.黄子澄:削藩自是长计,奈何时不我与
削藩,不是讲道理。
需要棍棒加金元,方能使之屈服。
黄子澄的削藩计策,确实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但关键的问题,没有任何的藩王想自己的权力被削减。
尤其是在皇帝势孤,外臣顾命的情况下。
朝廷的大权,